第1563章 狄仁杰发现的问题

    “太子殿下如今不是已经成立了大唐邮局吗?

    到时候各个邮局都是不归属于当地官员管辖,百姓们可以随时将一些弹劾的信件传递到长安城。

    这对很多官员来说,应该也是一个威慑力很强的事情。

    再说了,伴随着铁路和水泥道路的修建,大唐的交通变得越来越便捷。

    这种信息传递的加快,必然也会饿让各地官员在做事的时候多了几分忌惮之心。

    大家乱搞的可能性,会充分的降低。

    再说了,各省官员都是天子直接任命的,肯定选拔的都是经过了考核的官员。

    在源头上,就已经把这种危险性给大大的降低下来了。

    如果大家不放心的话,还可以再追加一条,就是本省出生的官员,不能在本省担任一二把手。

    这么一来,就进一步的削弱了他们不听号令的可能性了。

    至于出现本地官员带头叛乱的可能性,更是微乎其微了。”

    房玄龄进一步的加强了自己的方案,这让李世民和长孙无忌都找不到反驳的理由了。

    他的这些招数,在后世已经是得到普遍性证明的好方法。

    纵观各个省市县的一把手,几乎都不是本地人。

    很多时候,甚至连二把手、三把手也都不是本地的。

    “玄龄的这些提议不错,回头可以跟宽儿好好的交流一下。

    废道改省,自然有它的独到优势,但是朝廷一下子增加了那么多的官员,百姓的负担可能会变重。

    这个变化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还真是要好好思考一下。”

    李世民是一个非常爱惜自己羽毛的帝王。

    所有官员的俸禄都是出自于百姓缴纳的赋税,官员的数量增加了很多的话,就意味着赋税也需要增加才行。

    这些年大唐的赋税增加很快,可能这个问题还不明显。

    但是这个增幅肯定是不可能一直这样持续下去的。

    李世民对这个情况倒是有着充分的认知。

    “陛下圣明,微臣也觉得一下子增加了那么多的机构的话,对于官员的需求立马就会大幅增加。

    就像是每个省份里头都有十八部对应的机构,而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省份的数量比道的数量又会多很多。

    这么一来,整个朝廷的官员数量可能直接就要翻一番了。

    太子殿下这个做法,有收买天下读书人的企图,这种饮鸩止渴的方案,我觉得是需要反对的。”

    长孙无忌再一次的给李宽上了一点眼药。

    他这个话,听起来还很有道理的样子。

    一时之间想要找到反驳的理由都没有那么容易。

    “收买人心这个说法,微臣是完全不认可的。

    就以太子殿下的威望,也根本不需要收买人心。

    大唐中央朝廷对于各地的管控,客观的说,确实力度有所不足。

    政令不出颐和园,这个说法虽然有点夸张,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客观事实。

    如果能够将天下划分成二三十个省份,那么朝廷通过控制各个省份来间接的掌控所有的州县。

    其实反倒是比较有操作性的。

    一个上下等级明确的多层级机构,用来管理各个州县是具备比较强的操作性的。

    并且通过这个操作,可以进一步的削弱世家大族对于地方的掌控,让朝廷的威严变得愈发的强盛。”

    虽然很难找到非常充分的证据去反驳长孙无忌。

    但是房玄龄肯定不能任由他在那里反对李宽的提议啊。

    废道改省,这可是李宽上任以来的三把火之一,那是绝对不能随随便便就熄灭了的。

    要不然到时候对李宽的威严来说是一个比较大的损害。

    “玄龄,此言差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