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8章 太原王氏的底蕴

    虽然坦诚相见的几人在温泉池子里讨论国事,显得不是那么严肃,但是真正的大事,往往并不是在朝会上决定的。

    不管是后世的表决还是现在的朝会,更多的都是将事前确定好的东西,走一遍流程而已。

    “水泥道路的重要性,已经毋庸置疑。但是修建水泥道路,需要花费大量的钱财,朝廷只能支持一些主要的干道进行水泥化,其他的州府和州府之间的道路,短时间内朝廷还是顾不过来的。”

    李世民自然是希望大唐所有的道路都是水泥路,这样大军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到达任何地方,平时的物资运输也非常的方便。

    但是,作为一个帝王,他更清楚水泥道路到底有多耗费钱财。

    户部支持现在的几条水泥道路修建,已经非常的吃力了。

    “陛下说的是,要大规模的修建水泥道路,自然是压力很大的。不过微臣觉得可以适当的提高一下向大唐皇家钱庄的借款金额。”

    房玄龄这话,让李世民愣了一下。

    “玄龄,你之前不是不支持户部寅吃卯粮的吗?怎么今天突然想通了?”

    “关中道今年前三季度的赋税收入,从各个作坊收上来的商税第一次超过了农税;放在十几年前,这是不可想象的事情。水泥道路的修建,可以带动更多水泥作坊的修建,需要更多的碎石和沙子进行配合,还能让相关的炼铁作坊、农具打造作坊等关联的作坊都迎来增长。

    其他的州府不像是长安城,可以发展一些难度很高的作坊,对于大部分州府来说,修建水泥道路,就是发展商业最便捷的一条路,所以微臣才提议扩大修建水泥道路的规模。”

    房玄龄见证了户部赋税数据的变化,特别是对于商税以及市舶税的变化,他是深有体会。

    像是长安城这样的地方,哪怕是不收取农税,赋税收入也足以支撑衙门的运作。

    凉州和登州这些商业发达的州府,显然也是如此。

    这些变化都刺激到了房玄龄,让他慢慢的变得更加支持商业的发展,更加支持户部去借贷钱财修建道路。

    因为借的这些钱财,很可能通过新增加的商税给弥补回来了。

    “关中道的商税已经如此之高了吗?”

    李世民虽然很勤勉,但是不可能每一个道的赋税收入与具体的构成都很清楚。

    特别是关中道前三季度的赋税收入才刚刚的计算出来,李世民更加不可能知道的那么详细了。

    “是的!单单长安城,如今就有一百人以上规模的作坊数量超过五百家,为无数匠人解决了生计问题。陛下微服私访的时候,想必也留意到了,长安城如今已经很难见到乞丐和流民了,因为但凡是你有一双手,在作坊里都可以找到谋生的活来干。”

    房玄龄跟李世民提这个话题,显然也是做了一番准备的。

    “玄龄说的挺有道理的,这几年我们大唐的商业发展确实非常快,为朝廷缴纳了不少的赋税。不说其他人家,单单微臣府上的一些作坊,每个月就要缴纳超过一千贯的赋税,一年下来就超过一万贯了。

    而长安城中,作坊规模最大、最多的楚王府,更是一个月就缴纳了高达几万贯的赋税,这还只是微臣知道的部分。要是把海贸的那些市舶税计算进去,这个数据就更加吓人了。”

    大唐的勋贵,个个都有自己的作坊或者铺子,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都是资本家。

    萧家作为其中的佼佼者,自然也很有发言权。

    所以萧瑀如今自然也是支持商业发展的。

    毕竟,这也是支持他自己嘛。

    “都说商人与民争利,之前微臣也是这么认为的。但是看了观狮山书院商学院的《财经》杂志的各期文章,微臣对商业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无农不稳,无商不富。陛下要修建一个富裕的大唐,适当的支持商业的发展,是很有必要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