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8章 土炕

    “就像是我们作坊城,虽然从名字上提起来,这里就是一座充满各种作坊的城池,事实上也没有错,各个作坊是这里的核心。但是,作坊城占地广阔,真正规划用来兴建作坊的土地,也就三成不到,剩下的都是其他用处。”

    “比如我们作坊城修建的各个住宅区,它存在的其中一个意义就是为各个作坊解决管事、匠人们的住宿问题。但是他又不仅仅是这么一个简单的目的。作坊城除了作坊区,还有一片是用来修建各种书院的,并且各种运动场馆、歌剧院、藏书馆、万兽园等机构也都会集中在其中一个区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个区域就是一个科教区。”

    “除了作坊区和科教区,我们还以大唐交易中心为中心,周边修建几条街,专门售卖各种各样的小商品、各地特产等商品,并且会把各个客栈、酒楼等铺子都集中在这个区域,形成一个商业区。”

    伴随着作坊区、住宅区、科教区、商业区等一个个新名词从李宽嘴里冒出来,房玄龄的注意力果然给吸引住了。

    至于一旁的李治,更是满脸崇拜的看着李宽。

    从小到大,他跟李宽的关系是最好的。

    虽然因为这几年年龄变大了,李世民对他的学业要求高了,去楚王府的次数少了,但是并不表示双方的关系变淡了。

    相反的,越是读的书籍越多,李治越能感受到李宽的厉害。

    无形之中,李治已经把李宽当成是自己的偶像,不管是做事还是思考问题的方式,甚至一些行为习惯,都在模仿着李宽。

    “这些区的界限,现在还不是非常的清晰,但是伴随着作坊城建设的不断完善,大家会越来越清晰的感受到这种定位的差异。当然,房相您可能会觉得,这是这么简单的划分区域,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人家长安城分的更细呢,每个坊都有每个坊的特色。”

    李宽当然知道仅仅凭着几个新名词,是没有办法彻底让房玄龄信服的。

    “如果把作坊城的各个区域比喻成人体的各个器官,那么纵横交错的水泥道路,就是作坊城的血管。不知道房相以前来过作坊城没有,我们作坊城这里,公共马车的数量和站点,是大唐最多的。哪怕是有些地方的人流还不是很多,也有公共马车定时前往,让百姓们不管是在作坊城的哪里,步行半个小时之内,都可以找到公共四轮马车来乘坐,并且价格还非常的优惠。”

    对于一个城市来说,交通有多么重要,李宽比谁都清楚。

    特别是对于普通百姓,要让人员的活动范围变大,公共交通的发展几乎是必须前提。

    虽然行走半个小时才能找到公共马车的站点,放在后世来说,实在是太不方便了。

    但是,要知道这里是大唐啊。

    没有李宽的话,哪怕是再过一千年,也别想有什么公共马车出来呢。

    也就是大唐不缺少马匹,马匹的价格也不算贵,才能经得起这么发展公共马车业务。

    否则,单单一个马匹问题就能愁死一帮人。

    “在作坊城的住宅区,除了未来之星幼儿园和互助小学,我们还修建了大量的蒙学,让所有的适龄孩童都能够去学堂识字。至于观狮山书院医学院的附属医馆,除了在作坊城里修建了一个分馆之外,还在作坊城里头有十几处的小诊所。这些小诊所,将为百姓们解决百分之八十的日常病痛。”

    “作坊城跟长安城相比,还有一个非常不起眼,但是非常重要的区别,那就是随处可见的公共茅房。房相您之前也去观狮山书院的实验室观看过,这个世界上是有很多的微生物的,要最大程度的减少生病,保持卫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

    趁着马车前往李忠府上的机会,李宽滔滔不绝的给房玄龄介绍了一遍作坊城的优点。

    而李宽说的这些话,很快也会被优化之后发表在《大唐日报》上面,让大家重新认识大唐的作坊城,不是简单的一座安置作坊的地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