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充满童年回忆的打谷机

    一千人人口,以后世的标准来看,似乎不算很多。

    大一点的城市,都不止这个人口数量。

    但是,要知道这是大唐呀。

    哪怕是巅峰时期,人口也没有突破一个亿。

    现在才是贞观十四年,虽然没有人口普查,但是李宽估计大唐的人口数量也就是在三千万到五千万之间。

    这要增加一千万,可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一件事了。

    李宽在后世看过一个关于人口增长的理论,说是在“无妨碍条件下”,一个国家的人口每二十五年就会翻一倍。

    这个定律,放在二十世纪后半页,基本上是符合情况的。

    但是,你只要随便算一算,就会发现历史上几乎没有哪个朝代能够符合这个定律。

    我们就按照汉朝初期的时候,人口只有一千万来计算,那么到了唐初,人口早就超过不知道多少个亿了。

    这可能吗?

    这和实际情况相符合吗?

    那为什么这个理论在古代完全没有用呢?

    在李宽看来,最主要的就是三个原因吧。

    一个就是粮食产量,这是最影响人口增加的限制因素。

    其次就是医学技术的落后,婴儿夭折的多,人的平均寿命很短。

    最后一个就是战争!

    无穷无尽的战乱,各个几百年就来个改朝换代,都是需要无数的白骨去填充。

    “王爷,你在想什么呢?”

    武媚娘睁开眼,看到李宽两眼发呆的看着床顶,有点忐忑不安的问道。

    自家王爷,不会是吃完之后就后悔了吧?

    “啊?没……没什么。”

    猛然听到武媚娘的问话,李宽还没有从系统安排的任务当中清醒过来。

    “媚娘,你说怎样才可以让大唐的人口增加个一千万呢?”

    “啊?”

    武媚娘脸色羞红。

    在她看来,李宽此时此刻问自己这个话,似乎……

    可是自己昨天才是第一次,现在没法再……

    “王爷,媚娘现在……现在……”

    听到一向聪明机智的武媚娘支支吾吾的声音,李宽不由得转过头看了一眼。

    不过,看到那羞红的表情,李宽立马明白问题出在那里。

    “哈哈,媚娘,看你在想什么呢。本王是问,怎么让大唐的人口增加一千万,纯属字面意思。除了关中道,大唐如今也算是地广人稀,特别是江南道的各州县,人口数量远远不如关中,而人口就是一个国家实力的最基本条件。”

    “媚娘不知道,王爷你就知道捉弄人。”

    武媚娘难得的露出了一副小女人的模样,把被子往头上一拉,整个人钻到了被窝里面。

    不过,李宽倒也没有真的指望在这个问题上,武媚娘能够提出比自己更有见解的方案。

    其实,到了贞观十四年,大唐的人口已经具备了快速增长的许多条件。

    一方面,曲辕犁已经普及多年,耕作效率大大的得到了提高;另外一方面,南洋水稻的种植已经开始推广,不用几年,大唐的稻谷产量就可以翻一倍,甚至翻两倍,乃至更多。

    大唐已经具备养活更多人口的粮食基础。

    当然,渡过了隋末dòng • luàn ,同意了天下主要州府,大唐已经进入了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

    虽然每年都还有战争,侯君集现在还带着大军在沙漠中奔袭高昌国呢。

    但是,大规模的战事,可以说从贞观四年灭掉dōng • tū 厥之后,就已经没有了。

    也就是说,限制人口增加的因素当中,如今最需要的就是减少婴儿的夭折率,提高人均寿命。

    换一句话说,只要提高这个年代的医学水平,再加上本身大唐具备的条件,一千万的人口,似乎也不是那么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