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1章 新资金入场

    李耿难得的幽默了一把,不过也不完全是调侃。

    如今的北美野牛,可是北美草原上当之无愧的霸主。

    动不动就成千上万的到处溜达,在迁徙的时候,更是上百万的规模都有可能出现。

    这绝对是超出大唐百姓想象的事情。

    不客气的说,整个大唐的耕牛数量加起来,估计也就只有百来万头呢。

    “北美洲有野牛,有玉米,有地瓜,当然也有黄金和白银。你们这一次从北美洲回来,不仅仅是带回了玉米这种伟大的作物,还为大家开拓了北美洲航线,为今后的探险铺平了道路。”

    说好话又不花钱。

    反正李耿他们也确实值得李宽去为他们说好话。

    不仅李宽准备自己说,他还会让《大唐日报》在报纸上狠狠的报道一波,将北美洲的富饶展现在众人面前。

    漫天遍地的牛羊,谁抓到就是谁的。

    这估计可以刺激不少人去美洲探险。

    还有那些金矿,只要找到一个标杆,就能吸引一大波人过去。

    美洲太大了,太远了,不管怎么吸引唐人过去探险、移民,都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占领这些地方。

    不过,大唐的出生率经过了十几年的告诉增长之后,人口也迎来了爆发周期。

    按照这个节奏发展下去,再过个十年,大唐的人口数量就有望突破一个亿了。

    没有饥荒,没有战乱。

    在观狮山书院医学院的努力下,婴儿的夭折率又大大的下降。

    大唐的人口,想要不增加都难。

    特别是这几年,倭国、新罗、南北高句丽等国大量的年轻女子被“吸引”到了大唐,成为许多大唐勋贵、商人、匠人,甚至是百姓家中的妾氏。

    这为大唐新生人口的增加可是着实做了不少贡献。

    三年抱两。

    单单最近几年进来的几十万外国女子,就至少让大唐增加了超过一百万的婴儿。

    不过,哪怕是大唐的人口数量突破了一个亿,放在这么广袤的国土上面,也是杯水车薪。

    所以到目前为止的国策,都是鼓励生育。

    虽然没有后世欧洲国家那样为了鼓励生育,给的补贴甚至都可以直接养活一大家人了。

    特别是那种有五六个孩子的那种,哪怕是什么都不用干,单单拿补贴就可以过上很好的日子了。

    但是大唐各地的蒙学和小学,也都朝着免费的方向在前进。

    所有州县里头的适龄儿童进入到蒙学和小学里头,是可以包吃的。

    虽然这个是去年才刚刚开始大规模实行的措施,可是对于吸引大家去就学,作用简直不要太大。

    毕竟,这么小的孩子,哪怕是帮忙干活,也做不了什么事情。

    可是如果送去学堂的话,就不用浪费家里的粮食了。

    “聪明”的百姓,自然很积极了。

    当然,等到孩子到了十岁,不少人就改变主意了。

    除非自家孩子在学业上面很成功,或者家中很重视教育,要不然大部分十岁以上的孩子,就没有机会上学了。

    好在几年的学习之后,这些人已经摆脱了文盲的范畴。

    李宽也没有指望在这个年头搞什么九年义务教育,那简直就是在开玩笑。

    过个十年能够把六年义务教育给搞起来,就算是前无古人的大事了。

    “阿耶,你不是说玉米可以生吃,也可以煮着吃,还可以烤着吃吗?可是我觉得这根本就没有办法吃啊。”

    小玉米满脸委屈的声音,打断了李宽跟李耿之间的交谈。

    “这明显是晒干了的玉米,肯定没有办法生吃了。只有那种刚刚掰下来的玉米,才适合生吃。”

    看到小玉米手中的玉米,李宽忍不住笑了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