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7章 割羊毛

    毕竟它背后的股东没有一个是普通人。

    “等我回到长安城之后,观狮山书院商学院还会安排一个研究小组长期驻扎在难波津,看看使用了唐元之后,倭国的情况会有什么变化。其他的你们就按照过往的去做就行了。”

    王有才叮嘱完了这些东西,才开始跟大家喝起了庆功酒。

    之后,王有才没有多留几天,好好的享受一下倭国女子的温柔体贴,就踏上了回程的船只。

    ……

    作为南高句丽的都城,汉城的发展其实还是挺快的。

    每天都会有不少海船从登州到达这里,然后登陆寻找商机。

    或者继续沿着海岸线而下,前往百济、新罗或者倭国。

    王有才离开了难波津之后,也是按照最传统的航线,在汉城停靠休息。

    “九条君,听说你家大郎深受楚王殿下信任,如今负责楚王府在整个朝鲜半岛上的商业事务?”

    当王有才踏上汉城的土地的时候,忍不住想要在这座城市里头转一转,看看这座半岛上最繁华的城池到底是什么模样。

    作为大唐扶持起来的南高句丽和北高句丽,汉城和平壤都是有大唐水师驻扎的。

    并且这两个王国朝中的一些大臣,都还是大唐扶持起来的。

    不客气的说,眼下的南高句丽和北高句丽,就是大唐养的两条狗。

    只要敢不听话,分分钟就给你教训。

    当然,只要你好好听话,大唐也不介意扶持他们一把,让这两个国家的经济往上走一个台阶。

    由于人参在长安城非常受欢迎,如今在南高句丽,挖掘人参都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产业,养活了不少人。

    观狮山书院农学院甚至安排了一个研究小组长期驻扎在汉城,为的就是研究人参的人工种植。

    “承蒙楚王殿下厚爱,大郎在半岛上勤勤勉勉,虽然没有多大的功劳,但是也没有给楚王殿下丢人。”

    说到自己儿子,九条信一脸上多了一些笑容。

    “要是浩之在汉城的话,我倒是想要跟他好好的聊一聊,看看半岛上如今的情况到底怎么样了。以前也就是偶尔在《大唐日报》上面可以看到一些报道,听说这汉城已经有了小长安的称号呢。”

    这个年代的人,要想了解外国的信息,渠道其实是非常有限的。

    哪怕是王有才这样的人物,也不例外。

    要不是《大唐日报》上面有一个版面是专门介绍世界各国的风土人情,估计大家对国外的事情会更加的陌生。

    “虽然大郎有时候会去新罗、百济等地巡查,但是大部分的时间还是在汉城的。等会我们去到东海渔业在汉城的办事处询问一下,就知道他去哪里了。只要是半岛上发生的事情,问他就没错了。”

    九条信一对自己的儿子还是非常有信心的。

    十几年过去了,九条浩之如今绝对可以说是一个半岛通了。

    把他扔到街面上,只要他不说自己是倭国人,嗯,准确的说是祖籍倭国,其他人根本就看不出来他跟汉城本地的勋贵有什么区别。

    ……

    “阿耶,真的是你?你怎么来汉城了?”

    王有才乘坐的海船是东海渔业登州造船作坊生产的最先进的海船。

    这种船只在汉城并不是经常可以看到。

    所以当他们的船只停靠在码头上的时候,就有不少人在打听船上人员的来头。

    作为汉城的地主,九条浩之自然也有自己的消息来源。

    所以当王有才跟九条信一来到东海渔业汉城驻地的时候,恰好也就碰到了匆匆赶回来的九条浩之。

    “浩之,来,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王郎君,楚王殿下的得力助手,如今观狮山书院商学院最杰出的学员。前段时间从天竺带回来一百多万两黄金的人就是他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