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不上时代,骆先生

    如果是以前,周庭钰觉得,自己肯定会第一时间保持好和苏何的关系,何至于要等到客人都点名需要那好酒了,才会想起来,自己好像忽略了这个少年?

    说白了,除了观念之外,还有就是下意识的认为,人家还是个孩子,能力肯定不够。

    但老话说的好,英雄出少年,这苏何显然就是个少年。

    老贺还在那边思考和反思,他是一个合格的管家,至少周庭钰的一些事业,还有家里,都被他管的很好。

    周庭钰也不去打扰他,如果老贺的观念无法改变,那他就只能做一个内管家,对外,还是要把老贺的儿子小贺叫来。

    当然,老贺的年纪大了,迟早是要交班的。

    所以不管如何,小贺还是要过来帮自己。

    就是不知道,小贺读了大学后,会不会还想要回到自己身边来工作。

    还是说,心野了,想要自己去闯荡?

    这个时候,之前带他们过来的那个服务员重新进来了,端着一个盘子,盘子上是一些道具。

    有茶叶,有茶壶,还有杯子等等。

    最让周庭钰感兴趣的是,还有一个烧火的小炉子。

    “这是要现场煮茶?”

    说实话,周庭钰的农庄也有专门给客人煮茶的,但这样的专业人才太难找了。

    只是初步培训的话,又很难拿捏到那股韵味,反而有点不伦不类的。

    不等他问,服务员就笑着说道:“客人,我也不是很会茶道。我在总店的时候,也只是接受了一段时间的培训。老板也只是将茶道分为几个部分,让我们按部就班的来煮茶。如果做的不好,请客人见谅。我们以后,还会持续的锻炼自己的茶道水平,争取能够精益求精。”

    周庭钰笑了笑,并没有苛责:“没事,现在还懂茶道的年轻人不多了。”

    大部分人喝茶,其实也就是煮开了,把沸水倒下去,然后牛饮。

    服务员在旁边一个小桌子旁边坐下,然后开始清理炉子,点燃里面的一些木炭。

    周庭钰发现,这些木炭也是挺不错的:“这是,无烟碳?”

    服务员点头,笑着回答周庭钰的问题:“是的,这是老板的家乡,南竹村的特产。据说也是某位老爷子的拿手好戏。这是使用竹子制作的竹炭。使用的是特殊的手法,一点烟尘都不会有,而且不会发出噼啪的声音。用来煮茶,很适合。而且还能让室内带上一些竹子的清香。”

    这是十八爷爷的手艺,一手烧木炭的手艺,简直绝了。

    苏何重生回来,才知道,这个时代的人,有很多的人,都有一手自己的绝活。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大家都被工业的大规模化的流水线产品给占据了。

    这些老牌的手艺,反而慢慢的被压下。

    说到底,其实还是一个花费的问题。

    这竹炭的成本比较高,加上还需要人工慢慢的制造,自然不如机械化。

    但这种手工制作的竹炭,烧起来,还能带有一点清香。

    这种绝活,还是很有传承下去的必要的。

    苏何就有一个想法,慢慢的将南竹村的这些老一辈的手艺,都慢慢的开发出来。

    既然比不过机械化,那就不和机械化比。

    机械化的产品靠的是数量,而手工,就要靠质量了。

    走精品路线,数量少,但单价高,一样能够盈利,而且是大盈利!

    慢慢的,室内就充满了一些竹子的清香。

    周庭钰眼前一亮:“这竹炭确实不错,如果可能,有合作的可能的话,就挺好的。”

    他的农庄要是有这竹炭,也能提高一些风雅,对不少人来说,都很有吸引力的。

    除了谈生意,也可以吸引不少人过去度假么。

    周庭钰的思想,倒是没有僵化,他的心里,有很多的想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