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苦,说话的艺术,老肖震怒

    当然了,也有何伢子这边要安置自己的几家厂子的意思。

    要不然,他本来打算去市区办厂子的。”

    南竹村自己要办集市的事情,镇长也听说了。

    不过这个事情,上面的大院都同意了,他就没有起什么波澜。

    南竹村发展的好,他就打算过来问问看,如果能够传播出来,樟树镇上都这么做。

    那么,本来经济一直垫底的樟树镇,也有崛起的日子,咸鱼翻身的机会,就在此一举了。

    谁知道,居然会有这样的事情?

    他这一次过来,其实也有劝说南竹村不要建集市的意思。

    距离这么近,办两个集市有些浪费了。

    至于南竹村这边的集市,镇长并不看好。

    大家肯定还是愿意去镇上的,那边人多,市场也更大。

    商贩们肯定愿意过去那边,客人自然也是跟着商贩走的。

    至于说,岔开日子,那也没必要。

    这边的人,都已经习惯三天赶一次集的频率了。

    或者说,以前设计集市的日子的时候,就考虑到了大家买东西的频率。

    三天一次,已经是考虑的很恰当的事情了。

    再频繁一些,大家也没那么多钱来购买别的。

    所以,南竹村这边的集市,肯定是白办了,根本就不会有多少流量。

    这话他本来想说,可镇长又听到了后面说的,何伢子本来要在市区办厂。

    只是因为要在村里办集市,所以打算把厂子办回来。

    苏何的鞋厂,去年的税收,就很不错。

    这家鞋厂,一点偷税漏税的情况都没有。

    几年,更是税收大涨,樟树镇又没有什么企业,就指着这几个支柱了。

    是的,九鼎鞋业也算是本地的一个支柱了。

    镇长想到了更多,苏何来这边办厂,会带来更多的工作岗位。

    樟树镇这边,还有很多人找不到工作的。

    这可以解决很多问题,而税收不用说,肯定又会大大的增加。

    这样一来,他本来要劝说的话,就说不下去了。

    至于大棚的事情,镇长暂时也没办法说。

    叶振明见状,连忙解释道:“这个事情,其实也不是不可以说。带动大家一起赚钱,我们也是愿意的。

    只是,之前何伢子跟我说过,暂时咱们镇上,还有市区,其实市场并不大。

    这个市场还需要培养和发展。

    等过上两年,大家都富裕起来了,买菜的人更多了,更愿意掏钱买菜了。

    这个大棚可以传播出去的。

    而且,何伢子还在努力的开拓外面的市场,到时候肯定会带动全镇的人一起种大棚的。”

    他的话确实有道理,如果没有十八爷爷之前的那一句,镇长也就信了。

    此时,叶振明的话,镇长也就是半信半疑了。

    毕竟受了委屈,还能这么开开心心的教授别人?

    换位思考,镇长自己也不愿意的。

    所以,吃了饭,镇长没有留下。

    本来还有很多话想说的,比如鞋厂要不要招人啊,还有其他的。

    作为镇长,要给全镇考虑,这事情就多了。

    但他都说不出口了。

    等镇长走了,叶振斌叹息一声:“老十八,你这话就不该说。”

    十八爷爷也是有些委屈:“受了委屈,还要教别人赚钱,我心里过不去。”

    叶振明伸手拦住了叶振斌,事情已经发生了,再责怪和埋怨,已经于事无补了。

    他说道:“其实,这个话不是不能说,是要看时机的。

    我本来也打算说,是先给镇长说一说大棚的事情,然后再说一下市场,最后才说,过两年就可以传授经验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