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做了件好事

    这很明显不是银行愿意的,因为这么多人需要买房或者炒房,银行贷款给这些人银行才能赚钱,至少比贷款给制造业赚钱来得快,所以如此样额的限额肯定是金融当局的窗口指导,是央行和银保监会共同整治的结果,目的就是遏制一些城市房价的过快上涨。

    对于萧杰而言,一个好的生意,应该是这门生意在一个地方做火了,就能通过资本大的力量进行面积复制,而不是在一个地方做火了,资本还来不及复制,就被政策浇一头冷水。

    从国家过往十年调控来看,哪里火,哪里就被浇水,直到最后熄灭为止,以至于人为操纵的空间越来越小。

    故未来的楼市还有最后一个发动机,就是人口的持续流入。

    如果在大家眼里房子还是房子,不是具备投资属性的金融产品,那么这种人口流入的房价上涨是温和的,也能维持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可目前的形势是没有人把房子看成只是一个房子,而是一种可以追杀杀跌的股票。

    当某个城市人口开始出现净流入,吸纳了从超一线城市溢出的人口,这个城市就会快速成为热点,成为网红城市,成为炒房客的目标,于是这个城市因人口净流入所带来的房价上涨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拉到顶峰。

    比如某个城市现在房价平均值100万,由于某一年出现了人口净流入增速上涨,就会吸引全国各地的炒房客,毕竟现在买个还能升值的房子真的不容易,于是原本这个城市因为人口净流入房价均价可以在第五年涨到110万,结果很可能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内内就均价就被炒到了110万,那么往后等待后面接盘的人是什么呢?

    要么是市场没交易,房价趴着不动,一趴就是好几年;

    要么就是房价持续性下跌,总之要跌到一个合理的估值,一个满足于供需平衡的估值。

    而那些人口净流入的城市的房子毫无疑问会面临流动性危机,也就是当你想把房子挂到网上卖的时候,你就算降价个30%至40%,都会发现一个看房的人都没有,没有人买,于是你也就干脆不卖了,房子还是那个房子,但持有人账面上的资产只不过是虚假的繁荣。

    萧杰本身学的就是经济学,他很清楚流动性危机只要发生,从来不会慢慢到来,而是一瞬间爆发的,不会给人任何的准备时间,也就是突然有一天人们发现,上周还有人问的房子,下周就卖不掉了,并且在未来也非常难卖掉,或许一辈子都卖不掉。

    当然,这些都只是萧杰基于自身的经验对房地产市场的一种判断。

    一套房子每个月的利息、贷款、资金成本所必须花费的金额都是固定的,甚至在浮动利率下还有可能上涨,再加上未来非常有可能推出的房产税,萧杰认为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投资房产的投资回报率远远低于投资资本市场,这种在过去让一切不同投资的老百姓都能赚钱的盈利模式在未来将不复存在。

    当然,房价大面积下跌百姓肯定是承受不了的,这也是为何关莎根本不愿意去相信,不仅是关莎,她周围的人,包括萧杰周围的大多数人都是不相信的。

    房产拉动的gdp模式在未来明显已经不适用于国情了,就跟修高铁一样,刚开始修的时候带来的经济增长是正数,但随着交通枢纽的不断完善,不断增强,越到后面,每投入一块钱所带来的边际效益都是递减的,房地产也是如此,本就是个超继泡沫,如果继续再往上吹,当泡沫最终破裂的时候老百姓只会更加不能接受,社会只会更加动荡。

    所以在萧杰看来,未来房价的普跌几乎是确定的,只不过有些地方跌得快,有些地方可能还能坚挺一段时间甚至还往上涨,只要时间的维度足够长,国家还在继续繁荣,就免不了人口负增长,最后大概就跟很多发达国家一样,几十年的时间房价普遍下跌了百分之十几,自住可以,当成投资绝对是一个非常确定的失败投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