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老道士一边夹菜一边不断催促善能法师吃饭,吃菜,尝尝他的手艺怎样:“这些菜里,只有这道炒焦了的红萝卜炒豆腐皮是削剑为你做的,这是削剑连做了四五遍,做出来的卖相最好一道素菜了,老道我算是知道削剑的弱点是啥了。”

    当说到削剑弱点时,老道士笑得乐不可支。

    削剑一口一个三师弟,都快把他喊出心理阴影了。

    这回总算是找到削剑弱点。

    你武功再高,也怕下厨做饭。

    “阿弥陀佛。”

    “自从贫僧从小被父母送入白龙寺后,寺院里都是大锅饭,再没吃过家常菜。”

    “贫僧被送入白龙寺时,岁数尚小,就连家在哪,父母在哪也都记不清楚了,再没陪在父母亲人身边吃过一顿家常饭。”

    “后来贫僧老了,贫僧每日吃斋念佛,就更没有机会品到家常菜了。”

    “想不到今日在道观里,跟着晋安道长、陈道长,还有削剑施主,倒是有口服吃到家人团团圆圆的家常菜…阿弥陀佛,贫僧开始有些羡慕起这五脏道观里的一砖一瓦,与世无争,潇洒洒脱了。”

    善能法师不胜唏嘘。

    随后,这位高僧捧起饭碗,开始大口大口扒饭吃,吃得津津有味。

    这就是家常菜。

    有了家。

    才有了温馨与热闹。

    不管刮风下雨,风吹日晒雨淋,内心有一个归宿,天涯之距也不过咫尺间,因为神游千里,灵魂始终有一个遮风挡雨的归宿。

    “老道,今天辛苦你了。”

    “还有削剑你第一次下厨,今天也辛苦徒儿你了。”

    晋安往老道士和有些灰头土脸的削剑饭碗里夹菜,这一顿晚饭,一桌四人吃得其乐融融。

    咩——

    咩咩咩——

    堂屋外的傻羊,时不时咀嚼红萝卜,惬意得轻叫一声,红萝卜在它嘴里吃得咔嚓咔嚓脆响,光是听着就让人食欲大涨。

    一轮明亮圆月高挂,照洒人间

    道观堂屋里灯火如昼。

    能听到夜下有傻羊的清脆咀嚼红萝卜声。

    有老道士和晋安的时不时斗嘴声。

    第一次下厨弄得有些灰头土脸的削剑默默吃饭。

    善能法师这位高僧在今晚家常菜寻到了他儿时与家人在一起的味道,虽然小时候吃不饱,经常饿肚子,但儿时家常菜的味道一辈子都忘不了,那是家的温馨与记挂。

    这不大的道观里。

    气氛融洽。

    温暖。

    大家有说有笑。

    推杯换盏。

    这才是人间。

    这才是人间正道啊。

    这种人间潇洒,洒脱,哪怕拿天上的宫阙,琼楼玉宇也不换,因为神明住的地方太高处不胜寒了。

    “感谢今晚晋安道长、陈道长、削剑施主请贫僧这顿家常饭。”

    “这人一老,就越是容易追忆过往,贫僧今晚叨唠各位已经太久,就不打扰晋安道长你们休息了,贫僧也是时候该走了。”

    “再次谢谢今晚这顿家常饭。”

    当饭饱后。

    善能法师开始提出了辞行。

    老道士有些不舍的问:“老哥,今晚天色已晚,晚上的路不好走,不如就留在五脏道观里过一夜再走吧。”

    “今天老道我与老哥你一见如故,舍不得你这就走了。”

    善能法师双手合十,宣了一声佛号:“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希望贫僧有关小旱魃的调查能帮到晋安道长,也算是完成了当初答应过晋安道长的约定,心里也算是了无牵挂。晋安道长、陈道友、削剑施主,就此别过,珍重。”

    咩咩咩——

    这时一直在堂屋外院子里低头在箩筐里吃红萝卜的傻羊,也恰逢时候的叫了几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