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同一个套路

    “陛下谕,喧耿青入殿——”

    尖锐嘶哑的声音高喧,侍候殿门外的宦官也跟着朝外呼喊,四周侍卫、宫人,殿内一众文武侧身回头,目光惊讶望了过去。

    高高的石阶之下,天光落在人衣袍,有着温度,耿青一身红黄相间飞鸟云纹袍,抬了抬头看去巍峨的大殿,侧脸朝车辇的大春说了句:“在这里等候。”

    回头,抬起黑靴榻踏上一层层石阶。

    无数交织的视线里,耿青盯着那大殿上的‘太极殿’三字阖了阖眼,有着不同往日的情绪自心头悄悄泛起,沉甸甸的,也有压抑不住的激动,抬起的靴子重重落下石阶,身形拖着袍摆缓缓而上。

    屹立周围的侍卫、宦官望着踩着石阶上来的身影,拱手躬身拜下。

    袍袂在风里抚动,耿青踏上最后一阶,回头看了眼过来的石阶,以及下方的马车、车上的大春,在视线里变得渺小的同时,有着两道不同的声音在他心里响起。

    ‘看,我耿青(柳青)走上来了。’

    低喃的声音里,殿门外的宦官迎了上来,站在一侧请他入殿,“侍郎入殿吧,陛下和众文武该是等急了。”

    ‘嗯。’

    耿青回过脸来,他只是微微点了下头,步伐简单走了过去,无数站列的文武视线中,看也不看两侧,直直走到中央,望去御阶龙椅上端坐的老人,拱起手。

    “臣,耿青拜见陛下。”

    大殿之中,静谧诡异,文武分明的两列,不少人惊讶的看着拱手躬身拜下的青年,昨日还被贬官,今日又站了回来,还得皇帝看重,这让许多人难以看出其中名堂,尤其崔璆,明明与皇帝早已商议好的,为何又出了这样的变故?

    ......还有那刺客,怎的还让他活得好好的?

    想罢,崔璆跨步出列,拱起手:“陛下......耿青昨日因战事而罢官,今日为何又复起?此人刁钻狡诈,身为监军,北面战事失利也有不可推托之责!望陛下明察!”

    武将那边,孟绝海听到这话,心里也急了,监军有责,那他这主将岂不是也要一起问责?

    那边话语刚落,他便出列重重抱拳:“陛下,我等失利并非战场之过,而是被设伏偷袭,战争一道,哪有常胜之理。”

    “末将附议!”

    盖洪、孟楷、邓天王等人也一一出来,沙陀撤走后,他们也在第二日收拢了溃兵回到长安,拜会了孟绝海通气一番,才知监军耿青已被罢官的事,眼下崔璆还要追责,自然是不甘的。

    “众卿勿要多说。”黄巢抬手安抚几人,让他们退回去,目光落到耿青身上,因为并非他所想,尤其见到竟是对方,一时间不知该如何说下去,余光下意识的瞥了瞥御阶一侧的阴柔宦官。

    思虑片刻,压下心里的不舒服,笑起来:“诸卿勿恼,昨日朕就是想了许多,才觉得有所不妥,未战而失利,非众人之错,乃是被人占了先机所致,朕不是那般不晓情理。”

    “想通后,每每有些失悔,既然耿卿过来,正好给他官复原职......”

    咳......

    有微不可察的咳嗦传入龙椅上的老人耳旁,说出的话语顿时停下,黄巢捏紧了龙首,手背上青筋鼓涨,他脸上依旧带着笑容朝下面重新开口。

    “官复原职已是小了,朕啊,思来想去,欲图振作,让长安繁荣,岂能惜手中官职,为帝者,当重用人才。”

    一番繁琐的话语直让大殿中的文武皱眉,性子急的干脆拱起手:“还望陛下直言。”

    黄巢僵着表情,笑了笑:“耿卿年少多智,宠辱不惊,承于琮之风,大有入相风姿,朕欲以国事相托。”

    下面众人神色各异,不知说什么,崔璆想要开口,便被黄巢一眼给瞪了回去,老人豪迈起身。

    “擢,耿青尚书左仆射,兼中书、门下同平章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