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愿化作一缕风(二)

    时间总是难以长久的东西,我们总是拿他来度量事物存在的长短,食物保鲜的日期,可它才是最难琢磨,也最难抓住。

    春夏秋冬,几番寒暑,阿良渐渐地大了,长成了一个身强力壮的小伙。不过,爷爷也老了,满头白发步履蹒跚,蹲下抽旱烟时背更弯了。

    阿良每天都很忙碌,除了自家的庄稼需要除草,有时还要帮着别人家照看。村里的住户不多只有bā • jiǔ 户,别的人都因为条件不好搬了出去,年轻人更是只有阿良一个,所以阿良便成了村里的中流砥柱。村中大小事都有阿良帮着张罗的身影,直到王奶奶去世。

    当时正值暑季,天气燥热,空中一大片厚厚的云遥遥欲坠,知了也在树上叫个没完没了。

    王奶奶的子女都回来了,跪在地上痛苦流涕,咆哮着争先恐后地说自己是不孝子孙,把头磕得彭彭响,认错态度极为诚恳,仿佛王奶奶听得见似的。

    二狗站在一旁也是极为难受,只觉鼻腔里有一股热气直往眼睛里冒。酸酸的,辣辣的。

    王奶奶的老伴也是早已过世,儿女虽多但却无处可去。平日里在家里中了些新鲜蔬菜总想着给自己各地的儿女带一点去,可是他们子女却说光是路费就够他们吃好几十顿。老人家过惯了苦日子,总是节俭的,每次去一趟儿女家里回来后总是很心疼,渐渐的,便也去的少了。

    王奶奶的丧事在村子里摆了两桌宴席,说是感谢村里人平时对家母的照顾。二狗那是第一次吃席。

    从那之后,便不断有老人死去,也不断有以前搬出去的老人回村。仿佛村子便是天上神仙的菜园子,挖走了一颗便要埋回来一颗。

    阿良也认识了一个除爷爷之外第二个对自己影响深远的人。

    老人名叫吴志强,是个地地道道的木工手艺人。不说归乡之后的桌椅,就连自己的棺材也是老人家自己做的。

    阿良的爷爷自从王奶奶死后就一直愁眉不展,他意识到自己有一天也终将撒手人懷,可阿良呢?虽然阿良小时候读完了小学,老师都说他很聪明,成绩也很好。家里条件确实是苦啊,当时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整整六年阿良每天要走几十里的山路去乡里的小学读书。披星戴月,六年如一日,阿良每日天还未亮便早早的起身,初始还需爷爷接送,后来便是一个人独行。

    小学毕业后,要上初中就得去更远的镇里上中学,一则是各种费用加起来更贵了,二则是家里爷爷年纪也大了。阿良打死都不继续读书,为此还挨了好一顿毒打。阿良打死不说原因,一问就是不想读书了,把爷爷气得不行。狠狠地打了一顿后又给阿良擦药,擦药的时候就在背后默默地流泪。

    反正最后阿良赢了,就在家里做些农活,也不愁吃穿。偶尔还能去集市上买些肉回来打打牙祭。

    王奶奶死后阿良爷爷便一直闷闷不乐,老人家一辈子干些农活,也不懂几个道理,也没些正经手艺。自己有一天终老之后,阿良的日子又该怎么过呢?直到吴志强老爷子归乡,阿良爷爷便不再烦闷。

    吴志强年轻时候便是做木工的一把好手,十里八乡的谁人不知啊?

    等吴志强老爷子回来后第二天一大早,阿良便被爷爷领着拎了一筐积攒了一个月的鸡蛋上门拜访。

    老爷子也很和善,今年六十好几了,身体却依然健朗。听了阿良爷爷的来意后又偏头看了看阿良,阿良长得面宽眉粗,大眼大鼻子大嘴,一脸大大咧咧的长相,纯朴,憨厚。回来之日也听了不少关于他在村里乐于助人的闲谈,便知道阿良心底也是玲珑剔透之人,便欣然应允了。

    从那之后,阿良每天除了做农活便是跟着老爷子学木工手艺。老爷子教得好,阿良学得也快。阿良也在自己师傅吴志强那里听了不少外面的故事,心里也很向往,不过一想到自己的爷爷,二狗总是表面一副毫不在意的样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