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成功

 周辰笑道:“我这边没问题,我写诗并不是为了自娱自乐,若是能让更多的人认可我的诗作,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那就好。”

 得到周辰的授权后,邵敬文也就放心了,“你这两天想个笔名,想好了之后告诉我。”

 “好。”

 邵敬文把胡珂叫了过来:“小胡,这两天,你先带秉昆熟悉一下我们杂志的具体事务。”

 “好的,主编。”

 胡珂应了一声,然后就带着周辰先选了个办公桌,紧接着又跟周辰介绍起他们的具体工作和流程。

 这一整天,周辰都没有参与工作,而是跟着胡珂熟悉出版社的情况。

 胡珂今年三十一岁,是他们之中除了周辰之外最年轻的,还没有结婚。

 三十一岁还没有结婚,在这个时代算是比较少见的。

 不过胡珂却是个非常健谈的人,为人也很热情,带着周辰在出版社的大楼上下熟悉,也给周辰介绍了不少人。

 比如后勤部,印质部等等,看得出来胡珂在出版社的人缘关系不错。

 周辰在国企和私企都做过,更是做过多次私企头头,企业里的头头道道,他非常熟悉。

 即便是现在的六十年代末,但很多东西还是能看到未来的影子,熟悉起来自然是非常迅速。

 再加上个人强大的记忆力,但凡是胡珂介绍的人,他基本上都记了下来。

 以后都是一个出版社的同事,低头不见抬头见,不求跟所有人处好关系,但也要尽量不得罪任何人。

 一晃几天过去,周辰已经熟悉了自己的工作流程,工作不算很忙,但事情也比较多。

 因为他刚来,所以邵敬文并没有给他安排太多的工作,主要就是让他负责稿件文章的初审和校对,找出错别字错句等等。

 除此之外,邵敬文最大的期望就是,让他自由发挥,写出更好的文章和诗歌。

 为此,邵敬文还专门给周辰找了不少出版社珍藏的书籍文章,供周辰阅读,闲暇之余,也教导周辰注意事项等等。

 出版社距离电影院不是一条路,所以周辰也不可能天天绕远路去找郑娟,只是隔三差五的去一趟。

 在那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在《金土地》杂志上发布后,立刻在江辽省文坛引起了巨大轰动,随后就以极快的速度被其他杂志报纸刊登,在全国范围内流传。

 周辰还是低估了一首好诗在这个年代的影响力。

 尤其是这个特殊的年代,因为学校已经不再招生,对很多学生和文人来说,不能聚集在一起探讨学问,就是一种煎熬。

 这个时候忽然出现了一首好诗,自然会受到无数人的追捧。

 而这首诗的作者‘周辰’,也迅速的成为了文学界的名人,尤其是在江辽省地区,周辰更是受到了无数人的追捧。

 很快,周辰就在江辽出版社干了一个多月,并且拿到了他的第一份工资,53元。

 在这53元当中,26是工资,其余的27则是润笔费。

 除了那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周辰后续又发表了几首诗,虽然不如那一首,但出版社还是给了一笔不低的润笔费。

 一个月拿到53的工资,在这个年代,绝对是非常高的水平,比起一些重要干部都要多。

 除了现金,出版社还发了粮票,布票和肉票,以及两张工业卷。

 这些票卷可都是好东西,来到这个世界已经几个月,周辰吃到肉的次数真的是屈指可数。

 经常吃肉的话,不觉得肉是什么好东西,可长时间不吃,那种怀念的滋味就特别的不好受。

 下班的时候,邵敬文还特地找到了周辰,给他塞了一张肉票,说是他们家孩子不在家,用不着那么多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