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有思想的动物

    是的,你没看错,是谋杀,是一条狗谋略shā • rén ,有计划有目的有思想的高级黑shā • rén !可比王二梅的黑猫有脑子多了。

    叔兄弟最初的时候并不是干建筑的,而是一个木匠。因为那时候都时候都是土坯房子,垒土打墙,人人都会,不需要专业的建筑工。

    那个年代国家还很贫穷,叔兄弟小时候家里更穷,所以十五六岁的时候,就认了师父学木匠,那个时木匠最吃香。后来家具流行工业合成板钉粘结构,老手艺逐渐淘汰。又因为住房流行盖砖瓦水泥房,建筑工吃香,叔兄弟又改行学了建筑。

    那个年代可没有家具市场,各家有女儿要出嫁的时候,陪嫁的家具都是要请木匠来家做的。木工做活都是手工,因还没有木工机器,所以一干就是十天半个月,吃住都在雇主家里。

    师父是一个老年木匠,身高力大,头脑灵活,一手好技术。据说各种家具,只要他看一眼或告诉他是什么样的,能说出来的名堂他都会做,而且全是卯榫结构,不用一根铁钉,越用越结实,据说能用几辈子。

    所以远近几十里,特别是有女儿将要出嫁的人家,都找他做家具,有时候活多还要排队等候他呢。

    有一年春末,田地的麦子长得半尺高的时候,叔兄弟跟师父出了趟远门,给一个有钱人家的女儿做陪嫁家具。家主不知干啥的,很有钱,要做的陪嫁家具很多,看样子没个把月是干不完的。

    这家人的经济实力确实不错,就看家主喂养的那条大黄狗,有半人高,毛色油光水滑的,比一般人家养的闺女都有营养。这条黄狗很聪明,师徒来到的第一天,家主只一句说这是请来的木匠师傅,就熟悉人了。

    家主待木匠师傅们更不薄,顿顿有鱼肉,在那个连粮食都吃不饱的年月,可想而知家主的富有。

    师徒二个看在心里,自然卖力的干,其实就算人家不厚待,自己也得加紧干,因为下面还有好多活排队等着呢。

    不仅如此,家主还承诺,完工后,家里的老太爷要是很满意,就送师徒一人一把手电筒!乖乖,这可不了得,手电是那个时候家庭最重要的家电产品,还不一定家家都有。一般的村里还没有通电呢,晚上都是点个小煤油灯。

    我听了笑,有点不相信。

    叔兄弟说一点不夸张,建国初期,那个时代多穷啊,最时髦的家庭才有“三转一响”。“三转”是手表,挂钟和自行车,“一响”是指收音机,那种装一号干电池的台式木盒子。

    就算是城里人,结婚的时候也要非常有钱的才买得起“三转一响”。更要命的是就算有钱还不定能买到,因为购物要票,计划经济年代,买东西要凭相应的购物票。

    别说大件物品自行车、缝纫机、电视机等要票,就是小件东西如肥皂、卫生纸、火柴,鱼、肉、蛋、豆制品等等都要票,光有钱没有票是买不到任何东西的,而且票还不允许买卖,私自倒票的黄牛抓住要枪毙!布票,油票,粮票,肉票,媒票等都是那个朝代的产物。

    所以说能有辆自行车就相当于现在的有车一族,是宝马轿车级别的,不是大款骑不上。摩托车?那时代在农村几乎没人见过,

    顿顿有鱼肉,天天吃,再好的饭菜也有吃腻的时候。吃剩的菜,如果还剩下不少,主家就收起来,下一顿再接着吃。看来虽然这家人有钱,但也不浪费,这是个很好的传统习惯。

    但是几天后,发生了一件事,一连几天,夜里放在厨房菜橱柜子里的剩菜,总是少。又过几天,连头天晚上准备好的食材都没有了。厨房的门关的好好的,菜橱柜门也是关的好好的,只是里面的饭菜都光了。

    一开始家主不好意思说话,以为是师徒俩晚上饿了吃的,因为厨房就在师徒干活和睡觉的房间对面。而且院了里有条看家的大黄狗,要是有外人进来肯定有动静。

    总是这样,少的都是鱼肉食物,搞的第二天早上做饭的二手一摊。现买都来不及,因为物品限购,有钱不一定能马上买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