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的朱鼐钧

    可惜李闯对明朝宗室恨之入骨,哪里会放过他们。

    而这种投降派,朱由校也是看不起的,更何况他现在是明朝皇帝,就更容不下他们了。

    今天非把他这亲王爵位给废了不可,不然怎么在朱家宗族中,重新树立起他皇帝这一支的威望呢?

    一个堂堂的中央集权的皇帝,却号令指挥不了混吃等死的藩王,岂不是成了笑话?

    得到皇帝示意之后,随驾而来的孙云鹤,好似早有准备一样,拿出一份文本开始细数起了,代藩历年来的无良行径和罪名。

    记录之事一直追溯到了万历二十几年,他袭王爵开始。

    不管小事还是大事,桩桩件件都记录的清清楚楚。

    各种罪名足足罗列了十几项,什么强抢良家妇女,暗中伙同地方豪绅霸占百姓田产之类的。

    孙云鹤足足说了一刻钟,感觉嘴巴都有点酸了,都没说完。

    当然了,这些不过是开胃菜而已。

    在大明朝,这不过是常事而已,藩王虽然无权,还被限制了自由。

    可只要不是太过嚣张,就算做出来什么天怒人怨之事,地方官府也是不会管的,甚至可以说不敢管。

    毕竟还是亲王之尊,小官小吏的,谁愿意、谁又敢去得罪一个亲王呢?

    皇帝就更不会管了,只要这些藩王不碰权,不造反就行了。

    最多是在事态严重时,下道旨意骂一顿,罚点俸禄就完事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才让这些藩王更加无所顾忌,在地方上可谓是呼风唤雨。

    这也是朱棣为大明朝留下的隐患之一。

    当年他靖难之时,为了得到藩王们的拥护和支持,可是没少花本钱的,各种空头支票。

    被忽悠的最惨的就是宁王朱权了,说什么平分天下,最后没自己什么事也就算了,还要被朱棣猜忌,各种打压削权。

    朱棣皇位不正,即使知道国家必须要削藩,可也不敢太狠,只敢削了他们的军权,以一种另类的方式软禁他们。

    而朱由校今日就是要废了一个强藩,来给天下传达一个信息,让那些藩王都好好看看。

    不遵圣旨,对朝廷阳奉阴违的下场是什么,他可不是历代先帝,不敢对他们下狠手。

    朱鼐钧听着锦衣卫给他罗列的这一大串罪名,心里也知道害怕了。

    这些事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全看皇帝怎么处置。

    可到了这个地步,他还是不想出钱出粮。

    自己硬扛到底,顶多也就是被圈禁而已,反正他也快六十岁了,也没几年可活的了。(历史上他就是天启六年死的。)

    这败家子,他绝对不会去做。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