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军反正

    李兴带的大多是新兵,虽然训练了几个月,可没有上过战场。

    面对气势汹汹的蒙古骑兵,李兴担心他们会被吓住,因此亲临第一线指挥,鼓舞士气。

    他从军多年,各级的将官又多为老兵担任,在他们的协助和配合之下,抵御蒙古人的羽林军军阵并没有出现问题。

    反观杨洪这边,情况却是不容乐观,军队已经彻底失控了。

    在袁彬的号召带领下,大同的将士已经与杨洪的亲兵家丁厮杀了起来。

    他们喊出的口号是诛杀反贼杨洪,立功反正,因此场面混乱不堪。

    大军阵前倒戈,这是杨洪一直担心的事,没想到还是发生了。

    这也是为什么,他非要请蒙古人来帮助的原因。

    可惜的是,那些可恨的蒙古人,也是出尔反尔,言而无信之人。

    导致他被逼的只能走这一步险棋了。

    这样的情况他虽然有所预料,可真的发生了也没有办法。

    他带着自己这一千家丁拼命的抵抗,已经把全部的希望寄托于自己的两个侄子,以及儿子身上了。

    他虽然不知道自己儿子在哪里,一直没有露头,也没有和他联系,可他认定,杨俊就在这附近。

    正所谓知子莫若父,杨洪的认定非常准确。

    此时的杨俊,带着独石和马营两镇四千精骑,已经是到达了战场附近。

    而且他还发现了御林军的位置,他知道这支军队肯定不是自己人,而且身穿盔甲制式,也不一样。

    既不是边军布面甲,也不是他所见过的羽林军那种精铁甲。

    这支军队太不一样了,所以一直都蛰伏着,没有乱动。

    因为他还在侦查,必须要搞清楚这支军队到底是什么来路,他才能做出判断。

    而朱由校也没有想到,自己的后背,居然还有一支想要自己命的军队。

    他的注意力一直被正面所吸引,而且他是从宣府过来的,因此从来都发现过杨俊的踪迹。

    杨俊本来也没有发现他的位置,谁知朱由校为了更好的观察战场情况,带着军队跑到了地理位置较高的地方。

    杨洪他们虽然发现不了,可杨俊却不一样了,他就在朱由校的后面,都不用找,在官道上一眼就能看到了。

    “禀指挥,情况还是不明朗,我们不敢靠的太近,否则太容易被发现了。”

    探骑的汇报,让杨俊很不满意。

    既然搞不清楚情况,那正面战场他压根去不了。

    他只能将目标转移到这支军队上了,不管他是哪里来的,只要不是自己这边的,打就对了。

    而且必须要先发制人,否则这一战必败无疑。

    而此时全神贯注,看着战场情况的朱由校,还没有意识到危险。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