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视宣大

    气的几个老头是脸红脖子粗的,可也不敢说什么。

    只寄希望于杨洪,希望他能成功把这个狗皇帝给宰了,这样大家的日子就都好过了。

    出居庸关后,巡边队伍就出了内长城,虽然还是在自己的地盘,且前面就是宣镇。

    可朱由校没有丝毫放松,反而更加警惕了。

    军中的斥候和夜不收撒了将近一半出去,方圆几十里都在他的掌握之中。

    他可不会忘记,当年英宗皇帝领着大军,就是出了内长城而没有防备,才会被伏击的。

    因为走的慢,巡边队伍走了足足两天,才到达宣府镇镇城。

    宣府的文官武将,在满桂的带领下,早已经迎候多时了。

    进城之后,朱由校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检阅宣府的兵将。

    最终的结果当然是没有让他失望,宣镇的军队确实有了很大的改变。

    至少没有以往那般,家丁装备精良,普通军士像个叫花子一样,那么严重的两极分化了。

    随后他在满桂的带领下,又去了几个临近宣府的关口要塞巡视。

    目前的形势,长城对于大明朝来说还是很重要的,是防御草原的第一道防线,同时也是最后一道防线。

    朱由校还是比较重视的,虽然漠南草原的蒙古部落伤残不少,也陷入了小规模混战,可还是不能掉以轻心啊。

    这段时间,光是修缮宣镇辖区的长城关口要塞,就耗费了朱由校数十万两银子。

    虽然是肉疼了一波,可最起码见到了成果。

    只是朱由校依然觉得这几十万两银子花的不值,但没办法,只能花啊。

    朱由校在宣府足足住了五天才走,临行之际,他特意交代了满桂,把兵马聚集起来,随时等候他的军令。

    如果大同亦或关外的蒙古有异动,如果等不到自己的军令,必要之时,他可用王命旗牌临时调动军队出关。

    满桂虽然不知道皇帝为何会跟他说这些话,但他的忠心告诉他,服从执行即可。

    就在朱由校离开宣镇没多久,居庸关内,又有一支数千人的明军队伍,要出关。

    “我们原是驻扎在独石和马营的,现在接到兵部调令,要移驻大同,我这里有兵部文书,还请速速开关。”

    守关将领接过文书一看,发现并没有异常,又走到一旁往后打量了一番这支军队。

    突然发问道:

    “这日子怎么不对啊,兵部是责令你们四月十五日就要到大同,现在都四月二十三日了,怎么才到这里。”

    领头将领连忙解释道:

    “移交防务耽搁了几日,因此晚到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