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计就计

    “而朕呢?这近两年努力奋斗出来的成果局面也会付之东流。”

    “朕恐怕也会和皇爷爷一样,龟缩在这深宫之中,难有作为了,纵使有雄才大略,也没有施展之处。”

    皇帝的这一番话他哪里听不懂?

    现在他已经和皇帝彻底绑定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皇帝如果能在斗争中胜出,那他王在晋就是天启朝绝对的核心大臣。

    可一旦输了,代价也是极大的,到时就算是皇帝想保,也保不住他。

    这会他也知道皇帝为什么会单独找他谈话了。

    因为这事涉及实在是太大了。

    要一举铲除这么多的士绅官员,不管是输是赢,都会动摇国家根基的。

    虽然徐光启宋应星等大臣也是陛下的心腹,可在这种事面前,恐怕也是不会支持的。

    朝堂上下,恐怕只有他才会绝对支持和拥护皇帝了。

    因为他已经因为那些人进过一次大狱,彻底撕破了脸皮,自己不可能中立,只能与皇帝共进退。

    想通了这一切后,王在晋也是决定豁出去赌一把了。

    是成是败,是名流青史还是遗臭万年,就在这次。

    王在晋的表态还是非常重要的,他掌握着天下兵权,又是内阁大臣,军事和政事,他都有决定的权力和话语权。

    两人立刻开始商议起了,怎么应付此次反扑。

    这次的朱由校,算是下了狠心了,他决定将计就计,一举将北方的反对势力给肃清。

    而后就可以腾出手来,专心对付在南方根基深厚,势力极强的士绅豪族们了。

    在意识到杨洪有可能也被拉拢之后,朱由校决定出手试探一下,验证一下。

    并尽最大可能的,摸清楚他们阴谋到底是什么。

    正所谓知己知彼,只有他知道了敌人所想,和他们计划,他才能做出有效的反制,给他们来个反套。

    这就和行军打仗一样,只有知道了对方的真实意图,自己才好排兵布阵。

    总不可能两眼摸黑,瞎打一通吧?

    可还没等朱由校出手呢,他们就自己露出了马脚。

    根据锦衣卫的密奏,翰林院编撰胡贞,居然把自己一家老小,全部秘密送往南方了。

    还在和亲朋好友说,让他们也尽早安排,京师不日就有大事发生。

    这么重要的线索,朱由校当然不可能放过,当即就让许显纯将人给秘密拿了回来,进行审问。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