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寇边

    可现在不同,蒙古人居然跑来捣乱了,杨洪手握大同边军,自己不能把他逼急了。

    否则他要是借机联合蒙古人一起来对付自己,那事情还真的有点严重。

    “朕在想想,现在是非常时期,杨洪不能乱动。”

    “你们也要把紧口风,今日之事绝不允许泄露出去,否则别怪朕不讲情面。”

    又商议了一些琐事,这次会议终于是结束了。

    现在他的重点,还是在京师,那些蛀虫一日不铲除,自己就不能掉以轻心。

    大臣们前脚出去,杨寰后脚就进了乾清宫。

    杨寰自然是来听旨,要调查今日之事的。

    “杨寰,盯紧了刘能,他今日应该会和一些人见面的,给朕查仔细了,他们做了什么,说了什么,朕都要知道。”

    “臣明白。”

    “还有,多派些人去王在晋府邸周围,保护好他的家人。”

    杨寰走后,朱由校又开始了沉思。

    他在想,他们这么做的目的到底是为什么?

    难道仅仅是要陷害王在晋而已?

    他觉得不太可能,要知道,他们此次可是连合了朱纯臣等这些勋贵的。

    而且酝酿了这么久,肯定是是在憋什么大招,绝不可能仅仅是今日之事这么简单。

    更让他想不通的是,他们是怎么买通刘能的,且能让他不要命的豁出去。

    只是钱财,可不能让一个跟随了兵部尚书十几年之久的家仆去卖命。

    其中必定还有隐情,只能是被人拿住了致命的把柄,威逼利诱才有今日之事。

    想通了这一切后,他很快就召来了魏忠贤,让他从刘能的家人身上着手查探,说不定有什么意外收获。

    当天晚上,魏忠贤就入宫汇报,说是刘能的家人找不到了,不知道去了哪里。

    朱由校想了想,或许问题的关键就在这里?

    但他并没有让魏忠贤立刻去审问刘能,因为杨寰那边的情报,更为重要。

    ………

    ………

    扬州军营

    接过皇帝的圣旨后,李之龙立刻敲鼓聚将,点齐了一万精兵,准备连夜开拔奔赴福建。

    “伯爷,扬州这边就全交给你了,还望伯爷牢记,没有陛下的圣旨,就算是天塌下来了,大军也不能离开扬州。”

    “有什么事,伯爷尽管联系南京好了。”

    “将军放心,我虽没带过兵,但也知道奉命行事,将军尽管去就是了,扬州不会出事的。”

    交代完平江伯陈启嗣后,李之龙没有过多耽搁,很快便领军出了大营,直奔福建而去。

    与此同时,靠近福建的浙江东南沿海地区,也突然爆发了所谓的起义,足有上千反贼,领头之人,名为叶宗留。

    喜欢大明完美暴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