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章问题

    果然在他言明了祖制之后,王绍徽也不似刚才那么坚定了,而是站在一边犹豫了起来。

    “陛下,纵使是想用以缓兵之计,可也得瞒得过老奴才行啊,要是在拖延之中出现意外,亦或被其察觉,岂不是有失我大明大国之风范和信用?”

    “那些藩属小国,又会如何来看待我大明呢?”

    “再者,老奴性情极其暴躁嗜杀,如其发现被骗,定然是会恼羞成怒,说不定会在暴怒之下,再次集结建奴主力攻打辽沈,到时当如何应对?”

    要不都说这人老了,思想是会固化的,不思进取安于现状。

    王象乾就是比较恰当的例子,七十多岁的高龄的他,已经不想要什么轰轰烈烈的功绩和名声了,因此他的视角永远不会朱由校一致。

    在万历年间时,他也是少有的能威震九边的文官统帅,和蒙古人也打了不少仗,而现在,他是满心想着怎么更加安稳。

    “首辅莫非忘了,现在的敌我形势不成?”

    “朕这里有一张辽东战局形势的详细地图,首辅不妨仔细查看研究一番,朕所说的是否百利而无一害。”

    王朝辅闻言连忙让侍卫将那张大图给抬了出来,摆在大臣们的面前。

    而朱由校又化身为一个讲师,拿着一根细黑的长棍指在地图上,开始了他的讲解。

    “辽东局势早已不是万历四十八年,如今我大明又占据了一定的战略主动权。”

    “老奴被围困在深山老林的犄角旮瘩里,没有了那些将门养寇,没有了那些奸商暗中走私赚取黑心钱,老奴何来的实力与我大明耗下去?”

    “陛下说的不错,老奴虽然吞并了女真诸部,但这地形地利之劣势却依然存在。”

    “此时的建奴,连番大败,死伤者不计其数,实力大损,缩在建州卫那鸟不拉屎之地,要粮食没有粮食,要人口没人口,只要我大明稳步推进,老奴纵有天大的本事,也不过是等死而已!”

    徐光启虽然是以擅长火器和农政而被扬名后世,但他的战略眼光和军事才能也是不低的。

    否则万历皇帝不会选用他前往通州,为大明组建训练一支可以挽回辽东颓势的新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