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号信王

    而是第一时间联名上书,要他立刻册封朱见深为皇太子,稳固人心。

    不要说在封建王朝了,就是在后世,子嗣传承也是最大的事情,更何况他还是皇帝,身份本就特殊,当然的更加严格了。

    再加上有朱厚照这个反面教材在那里,文官们对于这方面的重视程度更是上升了几个档次。

    他们生怕武宗的旧事再次重演,所以也是极为关注的。

    历史上的天启皇帝,恐怕也不是因为喜爱自己弟弟,而不让他去就藩的。

    其中最大的阻力,可能就和朱由校现在所面临的尴尬处境一样,没有继承人,百官根本就不放人。

    内阁的三位大臣也是这样认为的,后代传承大于天,对大部分人来说,这是根深蒂固的想法,根本无法改变。

    朱由校见他们都一致反对,也不在与他们强行争论,更不可能因为这点礼仪规定的限制就大发雷霆。

    于是他便直言道:

    “皇后已经有孕,不久之后就会生下皇子,这些事你们就不必操心了,尽早给朕的皇弟安排册封就藩之事吧!”

    “陛下,恕臣不能遵命,这实在是不符祖宗之制,陛下可等些日子,等皇后生下了皇子,再行就藩!”

    “就算臣和内阁三位大臣都同意了,百官也是不会同意的,还望陛下莫要强行违制而行事!”

    张嫣怀孕也有三个月了,虽然意味着朱由检还需要在皇宫中至少呆七个月,但朱由校也还没有着急到这种地步,非要现在就安排不可。

    尽管不能现在就把朱由检就送出京师,但一些准备工作还是要提上日程的。

    最终经过议定,朱由检将会被册封为信王,等到年后的朝会上就正式宣布。

    封地就定在河南信阳府,但暂时不就藩,等皇后给他生下皇子后,再外放就藩,这也是几位大臣的意见。

    在这段时日内,礼部还会抓紧时间,给即将成为信王的朱由检,筹备选妃大婚之事。

    亲王大婚,礼仪也是非常繁琐的,更何况是在京师,皇帝亲自主婚,在排场声势方面,自然是要比平时更为隆重和盛大的。

    而朱由校的册封典礼,到时就与大婚仪式一起办了,这样也能省时省力,最重要的是省了一大笔经费开支。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