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要巨款

    他为官也有些年头了,官场党争见的也不少。

    他是从心里佩服皇帝的,敢于直接硬刚,虽然是残暴了些,可效果和改变也是有目共睹。

    现在的办事效率,比起万历年间来何止快了几倍,那些御史言官也不敢天天上书奏喷皇帝了。

    但他知道,这只不过是一时的,皇帝就算杀再多的人,可只要大明朝还在,官场还在,就根本无法去彻底根除。

    自上任以来,处处小心谨慎,绝对不做出格之事,一切都是按规矩来办,就是怕成为他们发难的突破口,借机打压皇帝。

    这两件事,对于朱由校来说并不棘手,兵工厂完全是他说了算,到时抽个时间去和毕懋康谈谈就行。

    至于江南的士绅大户们,拖欠朝廷赋税,就得需要一点暴力手段了。

    这些无耻自私的伪君子,就算你跪下求他们,也不会有什么用,但只要把刀架在他们的脖子上,比狗还要听话。

    而后王象乾又将整个天启元年,所有的财政支出,给朱由校做了一个汇总报告。

    万历四十八年的税收,花的是一点不剩,全部掏空了。

    尤其是朱由校的那个便宜老爹,活着的时候坑了他一把也就算了,死了还要他来垫钱。

    由于死的太快太突然,他的陵寝修建工期那叫一个紧急,为了提高速度和效率,早日让他入土为安,又花费了国库二百多万两银子。

    征集的民力徭役数以十万计,在九月初终于是匆匆完工,然后下葬封墓了。

    朱由校心里有多恨这个败家子他自己也不知道,他只知道,他不会去拜祭这个败家子。

    在历史上,是有泰昌元年的,毕竟登基了嘛,还是要给点面子的。

    大臣们商议了老半天,就是将万历四十八年这一年,给一分为二,前半年给万历,后半年给他。

    可在这个时空,就没有所谓的泰昌元年了,在朱由校看来,他根本不配拥有年号。

    当然也有人给朱由校这么建议过,可是却被他当场驳回去了。

    理由也很简单,朱由校直接把自己爷爷给抬了出来镇场子,恪守孝道是没错,可万历皇帝,比起这个临时皇帝的权威大多了。

    朱由校直接一句话回怼,四十八年就是四十八年,一年就是一年,哪里有什么拆分之说,要不要把你也给拆分了?

    众臣无话可说,皇帝本就残暴,现在又把老皇帝给抬出来镇场子,他们确实不能怎么样。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