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弊端

    而因为他在朝堂上的一言不发,沉默应对,以及事后不管不顾的态度,尽失厂卫的人心,无人愿意成为他这个懦弱皇帝的死忠。

    真正沦为了孤家寡人,又没有帝王之术,没有天生才能辅助的朱祁钰,哪里还是文官们的对手。

    文官的势力和权力,在这时就已经盖过了皇权,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自此以后,文官彻底得势了,一直压在他们头上的皇帝,终于不是他们的对手了,他们可以为所欲为了。

    因此一直在万历年间之前,准确的说在张居正任内阁首辅之前。

    大明朝都一直无法改善和修补这个漏洞。

    因为文官们不同意,士绅大户时不时的搞点事出来,表示他们也反对。

    皇帝纵使是有心,也无能为力,手段这么高明,看事情看的这么清楚的宪宗皇帝都无可奈何,其他皇帝更不用说了。

    可张居正的改革实在是太过短暂了,大明朝很快就又回到了那个胡乱收税,官员说了算的时代。

    百姓的日子越来越难过,又开始苦了起来,加之后面小冰河时期的影响,立国两百多年的大明朝,终于衰落了。

    改革税收以及税粮制度迫在眉睫,这是一桩可以改变天下的大事,容不得朱由校不重视。

    他此次回京以后,就要着手与他的那几个心腹大臣,拟定出一个完善的税收章程出来。

    因为有了张居正在前,朱由校要想再来一次,难度会降低不少,但是他却不能亲自下场。

    皇帝来执行实施,与他们的同类的来主导,显然是推出一个足够份量的人出来,对他更为有利的。

    而内阁首辅王象乾,自然是最佳的人选。

    虽然朱由校是想要推他出去,用来吸引火力和吸收官绅的仇恨,做炮灰,但他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

    他的年纪已经很大了,而且没几年寿命了,辅佐他的日子过一天是一天。

    而且自己之所以提拔他为内阁首辅,也是因为实在没有比他合适的人来担任这一文官之首。

    那个时候的朝堂上大多为东林党人以及三党官员,他急需要一个中立的老资格来进行制衡,王象乾正是唯一的人选。

    经过几次的清洗,朝堂上反对他的声音已经完全不足够了,本就是作为过渡使用的,到了时候还死抓着不放,对双方都不好。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