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仿安史

    这是官员最擅长的技能之一,把历史旧事拿出来说,用来吓唬现在的最高统治者。

    可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阳谋,依然有无数的皇帝中招,毫无反驳之力。

    崇祯皇帝就被这样吓唬过,崇祯十六年时,明军在松山与满清决战,结果大败。

    九边及京师最后能打的军队全军覆没,只剩下王朴和吴三桂这两个逃将还剩了点残兵败将。

    而在关内,李自成、张献忠、罗汝才等匪首东山再起,起义军的势力达到顶峰,起义军一路攻城掠地,开封、洛阳、西安等重城相继沦陷,中原之事已不可为。

    崇祯皇帝想要南迁至南直隶再图中兴,可自己根本不敢开口,只能暗示一个年轻的低品级官员来提。

    结果在在朝堂上刚一开口,就被以光时亨为首的一干人等狂喷,妄图苟且偷生的崇祯皇帝,坐在高位上默默的注视着这一切,眼看着最后一个愿意为自己说话的忠臣,被群臣口喷而辞官,毫无作为。

    过了不久,崇祯皇帝提议让太子前往南京,以防京师不测,又是这个光时亨带头反对,将唐朝肃宗旧事拿出来说。

    一向毫无主见,又刚愎自用,极为看重权力的崇祯皇帝哪里受得了这个,吓的他当时就慌了神,当即决定提议太子南迁的讨论会就此为止,再也不提。

    结果就是李自成攻进北京,大明朝正式宣告灭亡,他自己倒是留下一句话,说什么朕没错,错的都是群臣,都是他们误了朕的大事。

    说完这句在后世广为流传的名言后,他自己倒是上吊自杀,一了百了了。

    这句话就是纯粹的甩锅,他直到死亡的那一刻,都还没有想明白,大明朝为何至此,大明朝为什么会灭亡。

    然而就是这么一句甩锅的话,加上他那自杀殉国的气节,瞬间将他的形象提高好几个档次。

    可实际上,他在位期间干的那些事,简直犹如猪狗,就算他是太平盛世的皇帝,一个鼎盛的王朝交给了他,以他的智商和才能,也未必不会和隋炀帝一样,败家害民。

    可他的三个儿子,却被他给害苦了,尤其是最为重要的太子,大明朝的正统继承人,从此消失在了世间。

    事实证明,皇帝就不能怕事,尤其是在臣子面前,不容置疑和挑战的权威,绝对不允许任何人敢于直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