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正言顺

    王朝辅迅速从皇帝手中接过奏本便朝台阶下面走去。

    这份奏本是朱由校自己伪造的,完全是凭借着他的脑洞乱写的,反正只要是合乎逻辑、情理的违法犯罪,全部都写了上去,直接将那些土司全部记载成了十恶不赦的人。

    后世有一句话说的好,明末的官员可以排队挨着杀,绝不会错杀一人,而这些土司,也不遑多让,他们在当地可是比他这个皇帝都要威风的多,欺良压善、横征暴敛等这些事自然也是家常便饭。

    等大臣们看完奏本,都感觉到不可思议,这天下竟然还有比贪官污吏更狠的存在?

    “陛下,绕是如此,也没有他们谋反造乱的证据,如果无故出兵,岂不是名不正言不顺?”

    “如此下去,朝廷的威信必然下滑,尤其是边镇将官选,他们得知后肯定是人人自危,到时恐怕就算是无异心之人也会生出异心。”

    朱由校深感王象乾说的极有道理,在华夏,古代要主动出兵打仗是极为讲究的,必须要先找个名头,然后祭拜天地神鬼,待流程走完才能出兵。

    万历年间的援朝逐倭之战,大明朝发了一篇老长的檄文告知天下,朱由校的爷爷万历皇帝,甚至还把关二爷给抬了出来,以为明军远征的精神支柱。

    “元辅所言极是,不过以朕观之,他们恐怕早已按耐不住,这些土司的谋逆之心不是一天两天了,想必他们造反所需的一应事物早已准备齐全,没有直接造反恐怕就是在等待一个良机!”

    “既然他们已经露出反相,那朕就不可能坐以待毙,要如播州杨应龙那般放任不管不问,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这个时代消息闭塞,交通更是差到极致,如果不早点布局准备,对于民生的破坏将无法估计。

    当年平灭杨应龙的一年征伐,有近三分之一的时间明军都在准备物资和调兵遣将当中,还有形成围剿之势也耗费了不少的时间。

    在这个时间段,造反的那一方趁机做大,给政府加了不少的压力。

    一看皇帝又是铁了心要亲征,徐光启轻叹一口气,无奈的说道:

    “那陛下以为当如何做!”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