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官人选

    宋应星也是看皇帝如此重视工农才敢举荐自己学生的,虽然他也不敢保证自己学生能够胜任,但如今学院草创之初,各方面都是稀缺无比,为了减轻陛下的压力,他也只得硬着头皮了。

    “哦,大司空的学生想必不会简单啊,既然大司空对自己的学生有此信心,朕也不能不给大司空这个面子啊!”

    “多谢陛下,臣也是为大明、为陛下举荐人才,只希望他们能够不让陛下失望!”

    虽然宋应星的法子不是太好,但眼下也只能这样了,毕竟这些东西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

    在民国时期,思想如此开放,纵使全国的青少年都在支持变法改革,而且有西方的模板照抄,尚且不能一跃而起,不用说思想古板、封建传统的大明了。

    他现在也看清了,要想开启民智,这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没个十几二十年恐怕见不到成果,但他有信心在他有生之年改革完成。

    最难办的农工学科终于解决了,朱由校也大松了一口气。

    “大司马,你立刻着手准备地图,辽东与九边军镇的地图务必齐全,然后多多构建沙盘,沙盘之事有何问题你可去找英国公。”

    大明的军事人才虽然不少,要培养不是太难,可朱由校所要开办的军学,是掺杂了地理知识的,光是这地图,就得准备齐全,而且还要争取最小的误差。

    尤其是讲师的人选尤为重要,现在他还得观察一番。

    王在晋躬身道:

    “臣遵旨!”

    三个学科已定,商学暂时不在计划之中,剩下的医学自然是皇帝一声令下的事。

    毕竟大明的医术还是较为发达的,医学大家数不胜数,最著名的就有万全和李时珍,时人常称“万密斋的方、李时珍的药”!(万全字密斋)

    万全更是被康麻子这狗东西封为医圣,由此可见万全医术高超,品德高尚。

    其他的还有如张景岳、薛己等人,尤其是薛己,所有的女人孕妇都要感谢他,薛己对于内外妇幼、本草之学无所不通,他还出了一本书,名为“保婴撮要”!

    大明还有一个所有人都忽略了的医学大家,那就是太祖皇帝之子周定王朱橚,他的皇室身份掩盖了他对于整个世界的贡献,他是中华几千年中最被低估的一个王。

    医学的教师,甚至都不用朱由校来操心,李长文直接一股脑的给他举荐了许多医官,毕竟祖上是李时珍这个大牛,在医学这个圈子里面,恐怕他们李家的地位不会低。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