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出关

    “又该调动何处兵马、多少兵马为主力,哪位大臣军将领兵?筹集多少粮草军饷、军队的武器盔甲可都齐全?发动多少民夫供应后勤?”

    王象乾不愧为九边名将,对于军事还是非常了解的,一连串的问题随口而出,朱由校都有一点佩服了,就凭这一点,王象乾就比那些清士不知道强了多少。

    而他之所以说这些,无非就是换了一种方式进行劝谏,陛下啊,就算你想法再好,但也还是要面对这些问题的,你没准备就算了吧。

    “王师傅不愧为朕的肱股之臣,不过所有准备朕早已经做好了!”

    “朕意以五万羽林军,加上宣府、大同两镇的兵马共计十万大军,从宣大出关,分两路出击!”

    “陛下,京师如今只有八万羽林军了,要是抽调五万兵马出关,京师防备应当如何?”

    王在晋也不得不紧张,本来八万人就有一点少了,按他的想法至少也得十五万以上的驻军才算基本合格。

    三万人,要是出关作战不胜,京师发生了意外,恐怕连守城都少了,更不要说其他的了。

    朱由校怎么会不知道这个问题呢,但是没办法,他必须要带五万军走,至于京师守备问题,只能调其他二十五卫亲军来负责拱卫了。

    大明的皇帝亲军不止锦衣卫,锦衣卫只是二十六卫亲军之一,但是地位和受皇帝信任程度也是最高的。

    “朕会调二十六卫亲军配合羽林军的,三位师傅去召集六部九卿的大臣通个气,明日一早入宫商议军机!”

    要想亲征,必须先用嘴巴把那些文官说服才行,虽然现在朝堂上的官员多数是朱由校提拔的,但是他们也同样会反对的。

    毕竟有一个非常严重的反面教材,大家都不想再来一次土木堡之变。

    王象乾深知陛下性格,只要是决定了的事,不管是谁反对都没用,所以他也不在多说了。

    徐光启还想再次劝谏,但被王象乾给拦住了,无奈三人只能暂时回值房了,这等大事肯定是要第一时间告诉六部九卿的。

    待他们三人走了以后,朱由校便命陈策戚金等人按照沙盘绘制新地图了。

    “那封书信怎么样了?”

    “回皇爷,已经全部翻译完成了,只等皇爷查看!”

    “让孙云鹤带着那些收编的蒙古人去文华殿,不要被旁人看见了!”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