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少保

    魏忠贤光是拟写他们的罪状就花了好几个时辰,待事毕后他又亲自带人查抄他们的罪证。

    然后又根据他们提供的同谋名单,全部都严密的监视了起来,忙完后已经是子时了。

    而朱由校也没有睡,他在研究当年戚继光是如何用步骑炮三兵种作战大败的朵颜部,他还特意作了一个大沙盘,还原当时朵颜部的进军路线以及战争目的。

    他仔细的观察着,戚继光是如何排兵布阵的,戚继光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歼灭了朵颜的前锋军,又令一军坚守要塞,然后自己亲率主力从后方合围,又再命一偏师配合守军从侧面猛攻朵颜军队。

    而这时候的戚继光主力已经准备好了一切,就等朵颜军队往后退了,此战戚继光追杀了一百多里,生擒了朵颜的首领。

    说起来是不是感觉很简单,但是如果是在战场上,将领要时刻知道敌军的动向,并以此猜测敌人的意图,要预判敌军的行军路线,要知道敌军具备什么样的条件,自己具备什么样的条件,还要瞒天过海,自己的军队绝对不能被敌军发现。

    光是这几点,大明现在的大部分将领都做不到,更不用说战场上的随机应变和勇武了。

    像这种三兵种协同作战,而又调度有方的将领,在近代之前,戚继光是名副其实第一人,他将冷热兵器运用到了完美的程度。

    戚继光、不愧千古名将,他的战略思想和战术,超前太多了。

    朱由校深度研究以后,才知道打仗也是一门高深的学问。

    随后他又命王朝辅将自开始洪武年间的宗卷全部调了出来,他要清楚的知道,蒙古人是如何作战的。

    历史最容易被误会的就是,蒙古人都是野蛮的作战方式,实际并不是这样,蒙古人对于骑兵有很高深的理解,他们的作战方式独一无二,当年成吉思汗的西征就证明了一切,毕竟是生活在马背上的人。

    几千年来,可供参考学习的太多了,李牧以骑兵破骑兵,卫青霍去病完美的展示了大规模骑兵军团的作战方式,岳飞更是以步兵大败女真骑兵,戚继光的多兵种作战。

    但是也仅够学习而已,这些对于普通军士的军事素养极高,而且统兵的将领也必然要是文武双全的高素养将领。

    当晚,乾清宫灯火通明,朱由校彻夜未眠,他没有天赋,所以他只能通过学习来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