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陵卫

    “陛下昨日出宫必然和军队有关,否则不会隐瞒。”

    御史冯三元说道。

    中书舍让汪文言也附和道:

    “不错,恐怕等到了大朝会那一天,一切都已经晚了,我们必须赶在陛下前面先下手为强才是上策。”

    一众文官听了都附和道应当如此。

    吏科都给事中魏大中恨恨的说道:

    “如此下去,岂不又是一个武宗皇帝?”

    一众文官经此提醒更加担心,要再来一个武宗皇帝,这谁顶得住啊!

    内阁次辅刘一燝说道:

    “眼下大家还是先去回去办公吧,毕竟三天以后陛下就召开大朝会了,到时各位同僚再一起奏报,先耐心等待三天!”

    “刘公说的是,眼下也只能如此了,到时吾必然率先发言。”

    御史杨涟说道。

    值房的大臣很快就散去了,都在等着三天以后的大朝会向皇帝放难。

    ……

    南京

    明孝陵

    一路风尘的的王体乾赶到了这里,却被守陵士卒拦住了。

    “你是什么人,这里是太祖皇帝陵寝,再往前一步便当场斩杀。”

    军士恶狠狠的说道。

    王体乾也被他激怒了,愤怒道:

    “瞎了你的狗眼,咱家是司礼监秉笔太监,敢跟咱家这么说话,不想活了不成?”

    守门的士卒听了更怒了,直接拔刀说道:“什么狗屁太监,咱知道你是个什么东西,这里是孝陵,再到这里叽叽歪歪,别怪咱的刀利!”

    这下王体乾怕了,没想到碰到一个傻子,罢了,自己只身一人在这千里之外,还是留着有用之身回去伺候皇爷吧,以后再收拾他。

    “咱家是来传圣旨的,速叫你们管事的人来听旨。”

    而这两个军士刚听到圣旨便直接跪下了,然后飞速朝里面跑去。

    而王体乾没想到这些人一见到圣旨居然这么好说话,只知道刚才就不摆架子了。

    很快,里面便跑出一大队人,个个都是壮实的高汉子,只见为首的那人看着面前这个太监捧着的圣旨,加快了速度,在王体乾面前直接就跪下了。

    王体乾见状便打开了圣旨:

    “孝陵卫指挥使听旨!”

    为首那高汉子大声喊道:

    “臣听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国事艰难、辽东军备不堪,九边重镇亦武备松弛,鞑子数次入寇,朝中亦有大乱之像,特旨孝陵卫指挥使速速北上,以卫京师!”

    “臣领旨!”

    起身对着左边一名将官吩咐道:

    “李松平,速去召集军队!”

    然后又转身对着后面大声道:

    “留经历司驻守孝陵,其余所有人速去收拾行装,前往京师!”

    众人齐身道:

    “是!”

    众人很快散去了,就留下王体乾一人目瞪口呆,赶情人家直接无视他了,连一句公公辛苦了都没说,把王体乾气的不行。

    “你们这些丘八,待到了京师看咱家怎么整死你们!”

    王体乾大骂道。

    其实这些人真的没把一个太监放在眼里,就算是内阁大臣来了孝陵卫都可能不会鸟他。

    孝陵卫是建文皇帝遵从太祖朱元璋之命为守卫孝陵而专门从老家凤阳挑选最信任的李姓和周姓两大姓氏而编练设置的。

    当年更是从各地挑选了五百名久经沙场、勇敢善战的精兵编入孝陵卫并兼职教官。

    这只军队不归五军都督府管,不归兵部管,他们只会听皇帝的令旨,没有皇帝的令旨他们也不会出孝陵一步,凤阳李姓和周姓世代在这里为太祖皇帝守陵,已经两百多年了,孝陵卫和经历司共五千六百军士。

    孝陵卫是和锦衣卫一样的皇帝亲军,虽然过去了两百多年,大明各地卫所全部已经崩坏了,唯独孝陵卫仿佛置身事外一般,是因为他们天然的地位,没有人敢把手伸向守卫孝陵的亲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