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孙

    而熊廷弼,就是他要实现这些目标的支柱点,必须要保证辽东不能像后世一样被努尔哈赤摧古拉朽般打的局势崩坏,必须要全力支持熊廷弼。

    朱由校紧紧握住手中的名单。

    八月十一

    朱由校已经得知他的父皇泰昌皇帝现在已经病倒了,连起床都起不了,自他登基以来,乾清宫可谓是大明近几十年来最热闹的的几天了,他那个便宜老爹沉迷女色,每天和郑贵妃送他的那十个侍女玩到凌晨,不行了就吃药,现在他的身体已经完全被掏空,神仙都救不回来了。

    “殿下,司礼监秉笔太监王安来了。”

    王安疾步走到朱由校身边道:“殿下,皇爷诏您去乾清宫。”

    朱由校进入了乾清宫后看到了躺在床上的泰昌皇帝。

    “儿臣拜见父皇圣躬安。”

    朱由校下跪叩首道。

    “朕安。”

    “皇儿平身。”

    “谢父皇。”

    朱由校起身道。

    “皇儿近日可有安心读书啊。”泰昌皇帝躺床上看着朱由校。

    “回父皇,儿臣近日在宫中研读大学及尚书。”

    其实朱由校一直在读《皇明祖训》和研究太祖皇帝当年怎么治天下的方略,但是他不可能告诉别人。

    “朕近日忽染恶疾,太医亦无甚办法,自感时日无多啊,这千斤的担子恐怕要交给你了。”朱常洛沉声道。

    “请父皇莫要多想,父皇正值壮年,小病小疾过几日自然就好了。”朱由校低头道。

    父子俩在乾清宫足足聊了一个多时辰,朱常洛虽然知道自己为何会一病不起,但是他还是不会去改的,因为历史已经用事实证明了。

    朱由校回宫后打开了那本小册,就这样看着上面的名字征征的发呆,快了,改变历史的时候就要到了。

    八月二十八日

    今天是被历史铭记的一天,是大明末年三大案之一红丸案的发生时间点,泰昌帝因为不信任太医,认为他们无能转而相信内侍崔文升,这个崔文升不知道从哪里捣鼓一个药方出来,结果泰昌皇帝服用以后上吐下泻,一个晚上居然跑了三四十趟厕所,让他本就岌岌可危的身体一下子拉到了奄奄一息的情况,结果病急乱投医,相信了李可灼那所谓的仙丹,本来吃了一颗还没事,而且过了两天身体慢慢好起来了,一副大病初愈的样子,结果急不可耐的又吃了一颗,然后就一命呜呼了。

    而此时的朱由校现在正在写小纸条,一张是给英国公张维贤的,两张是给锦衣卫千户许显纯和另一个千户田尔耕的。

    写完后朱由校将纸条收好放在身上,他现在只等着泰昌地大行的消息,而他写纸条的原因就是因为后世同样鼎鼎大名的“移宫案,”他绝对不能再让这事发生一次。

    九月初一

    朱由校早早的就起床了,此时他正坐在床上沉思着,而他的面前跪了三个太监,这三个太监是朱由校宫中的,经过一个多月的观察朱由校觉得他们还堪堪能用,以后他们的前途如何就看今天的表现如何了。

    “殿下,王安来了。”

    “这三张纸条,你们一人持一张,待我走后立刻出宫去,这上面我已经写好了名字,记住,一定要送给其本人,且不能让旁人知晓其中内容,否则小心你们的脑袋。”朱由校盯着面前三个太监狠厉的说道。

    “是。”三个太监齐声回道!

    “殿下,皇爷病重,诏您速入乾清宫。”在外等候的王安一见到朱由校出来就急切的说道。

    “本宫知道了,王伴伴快走吧!”朱由校心急如焚的快步走道。

    乾清宫

    “皇儿来了没有。”朱常洛躺在床上死气沉沉的问道。

    他已经感觉他要去见先帝了,所以他急切的想要见到他的儿子,他还有重要的事情没有嘱咐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