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势

    时间已经是晚上,训练基地综合楼,

    一间办公室里,灯依然亮着。

    “嘟嘟嘟~”

    敲门声响起!

    “进来!”

    办公室里,林幕的视线动都没动,继续盯在身前的电脑上。

    手里的笔,根据看到的数据,稍一转念,记上几笔。

    “蹬蹬”的脚步声从门外而进,轻快的向着林幕靠近。

    再次记录下一条数据,林幕抬起了头,熟悉的笑容浮现脸庞。

    “回来啦!事情都安排好了?”

    林文悦的脚步没有停下,径直走到林幕身前,又走到了座椅之后。

    “能安排的都安排了,几年了,秩序、条理都已经有规范!”

    依然是清脆的声音,只是比起很久前多了些自然的温柔。

    林幕挪了挪身子,稍转头看向了林文悦,“辛苦你了,等封闭集训开始,你就可以多休息一下。再有要忙的就要等奥运会结束了。”

    “这么晚了,你该休息了!”林文悦有些埋怨,声音里满满的都是关心。

    “嗯,还有一点就好,把这些整理完,要不然明天又要重理一遍思路,多浪费了时间!”

    林幕笑了笑,继续道:“累了就先回去休息,要不就先去那边坐会……”

    说完话,林幕重新坐正,开始做起了他的事。几年的时间过去,关系一步步在变化,两人间早就没有了客气、生分。

    林文悦偶尔的脚步走动声在响起,林幕也无心去关注,不用看,他也知道她在干什么。这样的一幕已经有过很多次,多的他听到声音都觉得有种自然的安心。

    他全身心的又投入了他的工作当中。

    奥运会要开始了,这是他成为职业教练后的第二次奥运会,也是最重要的一次。

    不但是因为这次奥运会在家门口的独特意义,更重要的是,他需要这次奥运会来彻底奠定华夏短跑的位置。

    传承有序、百花齐放,几年了,他包括他团队里的所有人一直都在努力营造着这一氛围。

    现在的情况,秩序井然,看起来勃勃生机。但他知道,还缺点东西。

    缺了点最顶尖的东西来给些新的刺激。去年的世锦赛,赵林破了次世界纪录打开了契机,现在就用家门口的奥运会来彻底把气势推到巅峰了。

    竞技体育,成绩和荣誉毕竟才是最重要,也是最吸引人目光的东西。按着周期,培养了这么久的运动员们,该是让世人来见证成果的时候了。

    为了能成功走出这一步,多小心、多用心都不为过。

    马上要开始最后集训,他需要把所有运动员的细节都再理一遍。

    最近几天,他现场训练和带人训练后,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加班来整理。如今的参赛运动员早就不是当初的大猫小喵两三只。

    百米的赵林、沈欢和陈建海。

    二百米的杨祖耀、朱昆、张蒙。

    四百米的朱昆、何俊加上他。

    再包括100米和400米两个接力,短跑真正实现了满额、无死角。

    这么多人的细节分析,看看是不是还能有些可以提高和稍微调整的地方,需要花的时间真心不少。

    虽然这些运动员中很多都不是他直接主管的,但他还是希望能尽量的提供些帮助。因为,现在这一批运动员,完成了这一期技术平衡的建立,想再有提升,太难了。

    越是时间长,他越是明白成长自然规律的影响之大。

    年龄和天赋,还有长期训练和爆发而造成的伤病问题,有明显隐患的他可以帮着消除下。但很多都是长期积累下来的组织磨损,连百科也无能为力。

    他本人已经29岁了,这几年的训练下来,他越发的感觉到了那种无力。稍微松懈一点,训练提升所得都只能勉强的维持自然衰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