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张秋田知道白曦不在招待所的时候是第二天的时候。

 他惊愕:“什么?”

 常秘书也有些无奈,他尴尬的又重复道:“白顾问昨夜就走了,她留下话说挂念村子,得赶回去瞧瞧。”

 “离开的时间差不多就是白顾问说出门溜达消食的时间,正好遇上牛罗村的卡车运输队,白顾问就上车走了。”

 “……”张秋田一下子气的不知道说什么好。

 好一会,他才愤愤道:“昨天还和我说,什么不是铁打的,需要休息。”

 “她哪里休息了?还不是吃了饭,趁我不注意就溜了吗?”

 “她还能溜哪里去,跑得了和尚跑得了庙吗?”

 常秘书也意外,但是知道消息的时候,又觉得好像也不意外,这事情白顾问的确干得出来。

 张秋田瞥到了桌上的一袋文件,摇摇头:“这丫头是死活不肯碰这文件了。”

 “那,领导,咱们?”

 “她既然回牛罗村了,咱们也过去瞅瞅那食品新生产线。”张秋田笑:“我看她能往哪里躲。”

 常秘书闻言笑着转身安排车子去。

 在张秋田的车子离开招待所的时候,牛罗村捕鱼的五艘货船再次出发。

 白帆看着船舱里的几箱桔子和橙子,抓抓脑袋,道:“我们就出去一个星期,用得着装这么多桔子和橙子吗。”

 不止是桔子和橙子,船上的其他物资也是往大量的准备。

 就几天时间,多占地方啊,还不如多空着,多装鲍鱼呢。

 李小金:“姑奶奶说了,在船上多吃桔子和橙子,才不会缺维生素。”

 “那是说长时间远航的人。”陈国昌一边说着,一边拿了一个桔子剥开:“我们就出去几天,用不着。”

 “反正姑奶奶说了,咱们听着就是。”

 其他人一听,也是,姑奶奶吩咐肯定有她的道理,大家伙不明白没事,听着就完啦。

 好在,对于白曦的话,牛罗村的人一直都是习惯性的足量的履行,这才让白记的船只在出事的时候能等到救援,没出现什么伤亡。

 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卡车运输队回到牛罗村的时候,报道牛罗村船只出海获得大收获的消息的报纸也正好出来。

 陈大柳拿着报纸,一版页都是报道这个事情的,心里一阵高兴。

 版面标题就是,牛罗村出海,收获丰厚。

 他接下来逐字逐句的看着,时不时的点点头。

 没错,牛罗村第一次出海就有这么大的收获,的确是是运气和努力双重使然。

 运气不用说,牛罗村有姑奶奶在,运气自然不会差。

 努力的话,废话,不努力天上掉馅饼啊?

 不努力也不能有这么多鲍鱼不是,鲍鱼又不会长腿跑船上跟着回来。

 版面上还有两张照片,正是货船热热闹闹卸货的场景,其中一张是比巴掌大的大鲍鱼。

 陈大柳仔细在卸货的照片里搜寻了一下,确定照片里面没有白曦的身影,这才松了一口气。

 其实,他的担心有些多余,白曦的照片在大山村不算什么秘密的事情,但是在外面,刊登肯定是要经有关部门过允许的。

 何况,白曦特地避开了拍照的人,所以自然不会有她的身影在报纸上。

 “陈助理~”

 不远处传来呼唤声。

 “姑奶奶找。”

 “哎,来了。”陈大柳连忙收起报纸,随手塞到一旁的村民手里,丢下一句:“你把报纸收起来,到时候存放在村里的图书室里,咱们牛罗村又上报纸啦,都夸着呢。”就跑远了。

 食品厂新的生产线是做鲍鱼罐头,不说新招的工人,就是牛罗村的一些才听到消息的人都吃惊不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