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计

    这是韩遂一思,二思,三思出来的决定,总结下来就是四个字,干他娘的。又不是几十万大军在这里,真正的精锐只有一万多人,没什么好怕的。吕布确实勇猛,那又如何?

    ……成公英默然,拱手道:“英听令!”

    “令梁兴、侯选、程银、李堪、张横、成宜、马玩、杨秋八将,领军五万。联络匈奴、鲜卑、羌胡各部,汝亲自游说,言明利害,起兵十万。如此十五万大军,共讨吕布。”

    “是!”

    成公英应了一声,匆匆出去安排。现在还不是打仗的时候,整军就要整上两个月,现在已是初冬,前日才落了一层薄雪,纵然他们有棉衣,但也没有那么多的棉衣。

    再者就算有棉衣,冬日打仗的消耗也要更多,这是极不划算的。所以这一个冬天,都是整军的时间,真正的大战,还是要到开春以后。

    于是这一个冬天,韩遂就在整军备战,进行冬日的训练。同时也在四处联结,积极游说匈奴等蛮夷各部,组建联军。

    事实上也不用他们游说,毕竟凉州百万人口,五六十万都是被王言打的跑到了这边,他们当然明白王言有多可恨,多该死。只是可怜他们没有办法抵抗,冬天打不过,春天想要再打的时候已经被消耗了生力,各部想法不一,也团结不到一起,发大军去干王言,始终没有一个挑头的。

    或者本来有挑头的,但是在过去的多年时间中,都被弄死了,真正的苦王言久矣。

    如今韩遂挑大梁,并且自己出动五万大军,蛮夷各部参加的十分踊跃,出人出马,嗷嗷叫着要干王言,重回先前的土地,解救他们的同胞。

    韩遂堪称振臂一呼,云集景从,共襄干王言之盛举。

    他们都想的很美好,蛮夷想着能够一下子打回去,还能到王言治下去抢掠,韩遂则是想着就算起大军干不过,也可以维持住局面。他们有一个共同,就是没想过战败了会是什么样。

    确实,这也是不用想的,又不是没有例子。只不过他们并不认为会失败,至少也能稳定住,不至于被打崩溃。

    他们承认王言的强大,但不会认为主力没来,只有一万五千兵马的情况下,仍旧强大。

    王言十万兵力打袁绍五十万兵力,还把袁绍打的狼狈南逃,丢了河北,这是天下皆知的事情,没有人会怀疑王言麾下军队的彪悍。

    但说到底,全天下真正跟王言的大兵团交过手的,也就只有袁绍一人而已。对于王言到底强到了什么程度,认知最清楚的也是袁绍及其麾下的人。

    也只有他们才最清楚,先前的河北之战,去除了太原那边的战斗,在整个太行山以东的地区,王言投入的直接参与战争的一线部队,只有不到五万。余下的十来万军队,全是后勤打杂的,几乎没有战争体验。

    正是这五万军队,打败了袁绍在这边的四十万人,而且并没有爆发出歼灭战,从头到尾都是有来有往的战斗。就是这样,还打崩了袁绍的四十万大军。

    主要原因肯定是袁绍撤军跑路,丢了斗志,乱了军心,若不然如此有来有往,袁绍方面没有重大失误的话,必然还要打上个一年半载。这是因为王言不打城战,不求速胜。

    但即便如此,五万人把袁绍四十万大军打的不敢出城,也足以说明王大将军麾下战斗力的强悍。

    更为重要,更为先进的是思想,军卒们打仗不是为了吃饱饭,他们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吃饱穿暖。吕布、张辽麾下的士兵都清楚他们这一次攻打凉州,目的就是在于棉花,要让更多的人冬天能够离开屋子。而他们也在给卷席的蛮夷军卒上课,让他们有美好期盼。

    这就是战斗力的保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