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将大战

    他们发兵往攻,消息传递到徒河需要时间,反贼王言做决策需要时间,调兵更需要时间。来来回回的,说不得半个月就没了。

    半个月的时间,对于一场战斗的影响有多大,自是无需多言。搞不好他们都夺回居庸,并一鼓作气把王贼给打回辽东,甚至直接杀奔途河,弄死王贼也不一定。

    此次刘虞之军,分兵三路,一路夺居庸,一路打徐无,还有一路过令支,打肥如。领兵者也都是刘虞亲信,鲜于辅、鲜于银、程绪、公孙纪等,若不是亲信,刘虞也不会让他们发兵带队。

    除了公孙纪,因为跟公孙瓒同姓,俩人当哥们儿处,后来刘虞发兵要打公孙瓒,公孙纪告密,帮助公孙瓒有准备。其他人在公孙瓒弄死了刘虞及其全家之后,都在打公孙瓒,在之后,不少人都给曹操效力,颇受信重。

    不能说他们想的不好,如果大家的战斗力没差太多的话,十万大军把王言赶回辽东自然没什么问题。兵分三路进攻的战略,也没有什么毛病。

    但问题是,刘虞的兵马打公孙瓒都费劲,还想来打王言?这一万五千兵马几乎全是老兵,甚至就算是新兵,那也是经受了好几年民兵训练才入伍的。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两卫兵马的封号校尉一个是太史慈,另一个是黄忠。玄甲营中还有赵云,虽然赵云还没出头,现在才是个副百将,但是赵云的战斗力是在那的。这三员大将,一个比一个猛。

    而且玄甲营还是重装骑兵,八百多人摆开阵势,敌军就是三万人,也能轻松的杀穿。再配合黄忠,七千打六万,拉扯起来也不是没有战斗力。

    最关键的是,王大将军的制度可是全民皆兵……

    “报大将军,刘虞发兵十万,一路攻居庸,两路攻徐无、肥如。黄校尉早有准备,征调民兵五千御敌。敌军行动缓慢,黄将军预料三日后交战。”

    将军府中,通信兵汇报着前方的军情。

    王言听的摇头笑,兵贵神速,但其实在刘虞成军之前,就已经被斥候发现,回报了消息,甚至还有心向他王大将军的义士出卖情报。他们的动向,其实一直都在掌握之中。

    对此他是早有准备的,比如黄忠征调民兵,这就是他之前授意的。不过即便他没有授意,特殊情况特殊处理,黄忠也会选择征调民兵。

    太史慈那边也是一样,都能在后方征调民兵上阵,面对大军来攻,肯定也会征调民兵扩充兵力。

    虽然相比起来,这两地的民兵训练时间短,无法同辽东民兵相提并论。但是比起刘虞的兵马来说,那就大差不差了,很多人都没有经受过军士训练。昨天还在地里干活呢,第二天就被征调进入军营了,能有什么战斗力。

    辽东最有战斗力的,其实是公孙瓒的部队。不过公孙瓒鸡贼,耍小聪明,老家都不要了,把他手下的兵马全都带走,还诓了刘虞的一万兵马,跑去跟诸侯会盟讨董,等着王言跟刘虞两败俱伤,他回来收拾残局,尽收幽州、辽东之地。

    诸侯讨董还在打,不过目前正内讧着呢,明年开春就该散伙了。

    笑过之后,王言摆手招过亲卫:“振武卫调三千兵马南下广宁驻守,待兵至换房,命周仓率全军驰援太史慈,命他二卫兵马打出居庸,兵进昌平(北京CP区)。令骁骑营注意并州来敌,卫戍草原动向。调三千英武卫,另征民兵三千,南下驰援黄忠。”

    综合现有的资源,以及辽东情况,王大将军认真的思索片刻,继续说道:“汝等收拾行囊,调百人与吾一同南下。通知理政府、华佗、蔡邕,半个时辰后于理政府集议,且去传令。”

    “是,大将军。”

    亲卫高兴的领命,带着通信兵一起离开,很激动,他们也许久没打仗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