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朋友吧

    杨磊惊讶。

    赵晓梅还踢过球?

    这可一点也看不出来,因为日常生活中的赵晓梅像极了传统的官僚,穿着打扮永远是板板正正的,走路也永远稳稳当当,连头发都梳得整整齐齐,浑身上下看不出一丁点运动元素,更看不出丝毫专业运动员的痕迹。

    所以,他很惊讶。

    赵晓梅微笑:“是不是很意外?没办法,这就是造化,自从进了办公室,我就再没有碰过足球,这么多年下来,都快忘记足球是怎么踢的了,不过我一直关注足球,我有个队友现在就在女足青年队当教练,还有一个在足协。”

    杨磊拱手:“失敬失敬,原来是铿锵玫瑰的一员。”

    “咳咳,我不是国家队的,是地方体育局的。”

    “那也很厉害,女足可是咱们国家的骄傲,比男足那些不争气的强多了。”

    赵晓梅摇头:“也不能那么说,整体水平不一样,全世界有女足的国家也就那么几个,咱们国家女足的成立时间比国外女足并不晚,只要敢拼敢打就能出成绩,男足……那是真的技不如人,水平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上,让他们踢世界杯,那就是小孩打大人。”

    杨磊点头,又摇头:“道理是那么个道理,但男足不争气也是事实,一个个吃喝女票赌啥都会,唯独训练和比赛不用心,少数几个用心的根本带不动一群猪队友,风气太差,没有一点职业球员的样子,但凡他们足够职业,就算水平不如对手,也不至于差那么多。”

    想到若干年后连越国、缅国甚至港岛都能和国足踢得有来有回,他就气得肝疼:“算了,不说他们了,说说女足吧,女足现在什么个情况?”

    “半职业状态。”

    “半职业?”

    “对,球员们几乎无球可踢,说好的职业联赛也弄得不成样子,老板们不投钱,观众们也不买票,好不容易踢机场比赛,也没什么观众,训练基本上全靠自觉和国家队集训。”

    杨磊也没什么好办法。

    女足虽说精神可嘉,但女足比赛的精彩程度实在有限。

    真球迷根本看不进去,也就碰上洲际大赛的时候会出于爱国情怀看一看。

    伪球迷就不用说了,连规则都弄不明白,指望他们每周守在电视机或者电脑前看那么枯燥的比赛?纯粹是想多了。

    偏偏国内还是伪球迷居多,都是嘴巴上喊着支持支持,实际上连女足比赛的赛程都懒得点开看一下。

    所以,现实问题还真不是有钱就能解决的。

    男足一样。

    女足也一样。

    足球毕竟是个团体运动,是体魄与智慧结合的运动,每一点进步都需要通过一场又一场的比赛来争取,需要遵循基本的客观规律,除非有那种真正懂足球且执行力很强的相关团队来负责这事儿,并且需要至少二十年的努力。

    因为从小球员到成年球员,本身就需要十五年左右,等成年球员达到二十五六岁的巅峰,可不就是二十年时间?

    这么一算,从一零年左右的反贪风暴算起,国足想要出成绩,最快最快也在三零年以后了。

    就算杨磊从现在开始培养小球员,这些小球员都很争气,技战术水平很高,并且可以顺利加入国家队成为主力,也需要十七八年时间。

    所以嘛,他早就看开了。

    爱咋在滴吧,二十年后他说不定已经不喜欢看足球了。

    从投资角度计算,运作周期太过漫长,是最最最不划算的投资项目。

    真要投资足球,基本上就别想着收回成本,当做慈善拉倒。

    可真要做慈善,项目很多,何必扔在足球这个无底洞里?

    所以,他对赵晓梅道:“可以适当接触一下女足,但是只捐款,而且用途要非常明确,捐款的用途就两点,给球员的补贴,每个月发个千儿八百的,然后就是比赛奖金,按照比赛的重要程度分几个档次,例如世界杯,小组赛赢一场给十万,淘汰赛赢一场给五十万,决赛圈赢一场给一百万,拿到冠军给一千万,平局奖金减半,输球没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