恍若隔世

    早些年那些被称之为草莽英雄的第一批富豪,他们学历可能不高,但智商都不低,只是他们青年时期没有学习的机会。

    如果给他们上学的机会,他们的学历绝对不低,而且一样会致富。

    哪怕换个职业,也不难做出一番成就。

    在现如今这个几乎每个人都可以上学的年代里,要是连个不错的学历都拿不到,基本上和赚大钱无缘了。

    当然,这里指大钱。

    不包括做点小本买卖一年赚个三五百万一两千万那种小钱。

    例外肯定有,但不能把个例当作正常现象。

    你怎么肯定你能成为那个个例?

    尤其是杨磊他们这个年龄段出生的一代人以及往后,个例将会越来越少,因为社会秩序趋于稳定,想出头就得按照秩序和规律来走,社会和现实不会再给你抄近路的机会,更不会留下很明显的空子给你钻。

    一句话,时代不同了。

    谁要是还拿着六七十年代那批人的成功案例来说事儿,杨磊只想说四个字,非蠢即坏。

    只是吧,面对这么一群高三学生,杨磊也不能说得太透彻,只能以开玩笑的方式随口点拨两句,能听进去最好,听不进去也没关系。

    反倒是有些老师听得连连点头,显然是非常认同他的观点。

    这可是他两辈子总结出来的金玉良言,哪个学生要是真能听进去,至少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年轻人嘛,想法多,但缺乏实践经验,必然会走弯路。

    只有多听有用的人生经验,才能少走甚至不走弯路。

    但很可惜,人生经验很多,说的写的人也很多,但大部分年轻人是不屑去听去看去尝试的,直到吃了亏撞了南墙才知道人生经验的宝贵。

    可惜,只有极少数人才能在年轻的时候就听得进这些人生经验。

    哦,杨磊这个重生者是个例外。

    从下午一点半开始,十六个班,一直到五点多才结束。

    没错,十六个高三班,每个班都是六十多接近七十个学生的大班,考生数量比杨磊那一届多了三百多人。

    原因很简单,有大量复读生和高三转学过来的转学生,都是杨磊这个省状元吸引过来的。

    用老校长的话讲,“你的学习生涯太传奇了,高一还普普通通,高二搞了个兴趣学习小组,只用了两年时间就拿了个省状元回来,哪个学生家长不羡慕?就算拿不到省状元,比原来多考个几十分甚至十几分,就是值得的。”

    当然,学校大力推广兴趣学习小组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不只是学生感兴趣,连省内外其他高中也感兴趣,这一年时间里,老校长接待过的考察团不下二十个,其中有几个还是各地教育部门组织的,都是来取经的。

    这年头,榜样效应非常强,不管哪个行业,只要出了点成绩,必然会成为同行们学习的榜样,官方非官方的考察团学习团一个接一个,根本停不下来。

    至于到底有没有效果……只能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反正杨磊偷偷问过老校长,兴趣学习小组的效果。

    老校长很愁,“正面作用有但不明显,反面作用倒是不少,这一年里没少出幺蛾子。”

    “怎么说?”

    “爱学习的吧,确实在同学的帮助下有长进,但有些贪玩的可算逮着机会了,跟脱缰的野马一样,甚至有小男女生凑一块悄悄地谈恋爱。”

    “这不很正常吗?当时我就跟你说过。”

    “可我也没想到负面作用会这么明显啊,总感觉有点得不偿失。”

    杨磊笑了,“不,做教育不是做买卖,只要有一个学生有进步,那就是值得的,至于那些贪玩的学生,不客气地说,就算没有学习小组也一样会找机会调皮捣蛋,相反,因为学习小组的存在反而会把他们暴露出来,给了老师和家长管束他们的机会,也不是坏事儿,至于那些实在管不了的,呵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