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弘治年黄釉龙凤纹盘

    天天超市和杨磊年前离开的时候差不多,不好不坏,中规中矩,倒是工作人员都精神了些。

    不过刚进门没多大会儿,他三叔就急匆匆地跑下来,“石头,你啥时候回来的?也不说一声就跑过来了,吓我一跳,没查出什么问题吧?”

    这个心态……

    杨磊都不想说啥了。

    以前还觉得他三叔勉强算个干将,可现在,接触的人才越多,越觉得他三叔不成器。

    合着这超市就是给他杨磊干的?

    管理超市就是为了应付他杨磊的检查?

    是不是不检查,连敷衍都不敷衍了?

    杨磊心里叹了口气,脸上却笑呵呵地说道:“挺好的,没发现什么大问题,这小半年的生意咋样?”

    “很好啊,现在的日均营收在二十万左右,周末两天能到五十万。”

    “净利润呢?”

    “能到二十三四个点,越往后,这个净利润越高。”

    这个经营状况是真的不错。

    在这么个小县城里能有这样的营收和净利润,太难得了。

    要知道,这可是07年。

    不过考虑到天天超市是屯城以及周边地区唯一一家大型商超,这就很好理解了。

    而且这还是上半年的消费淡季,等到下半年,日营收翻一倍不成问题,因为他们这边的人习惯在秋冬季置办大件,例如彩电冰箱等各种家电,因为秋冬季节刚收了秋粮也拿到了夏天打工的收入,正是兜里最宽裕的时候。

    而春夏两季则恰恰相反,播种、施肥都要花钱,农闲的时候又要跑出去打工,是大部分居民最窘迫的时候。

    没办法,小县城里就这么个经济条件,商超的消费主力除了县城里那些经济条件稍微好点的家庭,就是各个村镇的农村居民。

    对此时的绝大部分农村居民而言,进城逛超市堪比赶大集,是有季节性的,而不是日常,每次进城都会一次性购买好多东西,然后隔一段时间再来一次。

    以至于杨磊琢磨着要不要专门给天天超市配两辆大巴,专门接送十里八村的顾客。

    当然,这只是个想法,到底要不要这么做,还得看超市的后续营收。

    开业满一年后要是还能稳住这个局面甚至有进步,还真可以。

    反正以超市的收入,买得起车,也运营得起。

    只是这个想法暂时没打算和他三叔说。

    他三叔陪着他在超市里转了一圈,连仓库都没放过,最后回到办公室。

    刚坐下,他三叔就迫不及待地追问:“石头,什么时候开分店?”

    得,摊牌吧。

    杨磊端起茶杯喝了一口,“三爹,你把这家店经营好就行,开分店的事儿我会交给其他人。”

    “啊?”

    “我已经决定了。”

    他三叔沉默了几秒钟,“是因为那事儿吗?”

    “那只是一部分,最主要的是你的能力还差点意思。”

    “……行,我知道了,正好我也能省点心思处理处理家里这些事儿。”

    “嗯。”

    然后叔侄俩都没话说了。

    说什么呢?

    他三叔干的这事儿实在不怎么地道。

    而且他一个晚辈也不适合说这些东西。

    再加上刚刚断了他三叔开分店的希望。

    这气氛就很尴尬。

    就连他这样的社交达人都拯救不了这样的局面。

    所以,不到十分钟他就出来了,掉头直奔屯城一中。

    老校长亲自接待他,一见面就狠狠地抓住他的手掌使劲儿摇晃起来,“好学生啊好学生,要是所有学生都能像你一样有出息还不忘本,那该多好。”

    “大白天的做什么梦呢,老校长,时间宝贵,有啥活动赶紧安排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