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宅

    以公司的名义注资一家工作室,在外界看来,这就是工作室被实力更雄厚的公司收编了,工作室从dú • lì 的个体变成了依附于公司的小团队,给人的印象不是太好。

    但以个人的名义注资一家工作室,则又是另外一种感觉,类似于创业者被天使投资人投资,属于有潜力有前途的表现,虽然分出去一部分股权,可依然是一个相对dú • lì 的个体。

    举个例子,某度在融资阶段被某易投资,或者被丁三石本人投资,你是小李子,你会怎么选?

    是个正常人都会选择后者。

    除非是那种自己不想承担太多了的人,不愿意做管理工作了,找人投资就是想找个靠谱的管理者帮忙分担管理工作。

    也不知道李瀚这个干哥哥属于哪一种。

    半个小时后。

    有前台小姐姐领着一个高个子青年走进来,“杨总,还有其他需要吗?”

    “没了,你去忙吧,”杨磊起身和高个子青年握了握手,上下打量一番后好奇地问:“可以问一下你的年龄吗?”

    高个子青年瞬间窘迫起来。

    杨磊则哈哈一笑,“坐坐坐,开个小玩笑,别介意别介意。”

    原因很简单,周铮的面容太稚嫩了,身高一米八多,但面容却像个小孩子,皮肤很白净,眼神还带着点青涩感,也有点害羞,完全不敢跟杨磊对视,甚至有些手足无措的感觉。

    杨磊瞬间明白,为啥明明是个技术大牛却混到了连工作室都开不下的地步。

    这种人明显不擅长交际,在之前,技术大牛比较稀缺,大工作室都不得不找他们帮忙。

    但互联网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技术大牛越来越多,类似的工作室也越来越多,各大公司也都组建了自己的技术团队,这种纯靠技术吃饭的小团队自然越来越难混,再也拿不到大公司的单子,因为人家大公司的实力已经成长到完全可以自己解决的地步。

    如果遇到问题还得求助一个小工作室,那也不配称之为大公司。

    至于小公司……人家遇到问题也会优先选择有这方面服务的公司。

    嗯,行业内真有不少这样的公司,专门为小公司提供类似的问题解决方案,某为就是这方面的大佬,当然,某为主要做硬软件交互这块,不是单纯的互联网公司。

    等周铮略显急促地坐下,杨磊亲自给他端了一杯茶水,“认识一下,我叫杨磊,是蚂蚁科技的老板。”

    “谢,谢谢,”周铮连忙双手接过茶杯,“我叫,叫周铮。”

    “刚才听李瀚说了你的情况,我个人愿意投资你的工作室,当然,也可以以公司的名义投资,你怎么看?”

    “这个,都,都行。”

    都行?

    杨磊明白了。

    这个周铮是真的完全不懂管理,对现代化的商业操作更是一窍不通。

    这咋能都行呢?

    但凡稍微了解一点点,都不会说出这种话。

    难怪会混不下去。

    也不知道他这个性格是怎么顶得住那些互联网巨头的邀请的,按说稍微加点一点力度或者使用一些小手段,巨头们可以轻松把这个大牛网罗到旗下,甚至可以骗这个技术大牛打工一辈子。

    嗯,这才是真正的技术宅。

    完全符合技术宅的刻板印象。

    所以,他扭头看李瀚,“李瀚,你给你哥哥解释一下?”

    李瀚摇头,“杨总,我哥就这样的人,他说都行,那就是都行,是真的都行,而且不会后悔的那种,”说到这里,顿了一下又补充道:“而且你别看我哥不怎么擅长言辞,但实际上心志非常坚定,脑子也很清楚,他作出的决定,都是仔细考虑过的。”

    杨磊秒懂。

    李瀚的意思是,这个周铮虽然嘴巴笨了点,应变能力差了点,但脑子很好使,并不是那种浑浑噩噩的人,相反,在做决定之前会仔细考虑周全,一旦作出决定,就再也不更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