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攻关小组

    似乎可行?

    杨磊心动了。

    不心动才怪呢。

    互联网世界,流量很重要,但技术同样重要。

    哪怕是最没上进心的某易和某狐,在起步之初也掌握了不少互联网前沿技术。

    十年后,能成为巨头的互联网企业,也都是有技术加持的。

    某里、某度、某字节都有自己的核心技术,连某易,在游戏这块所掌握的技术储备也相当可观。

    还有周红衣的某虎,明明在其他方面都很糟糕,可就因为人家有技术,在衰败之际直接转投国家,成为国家队的一员,从此立于不败之地。

    某度也是,其他业务做啥啥不成,但仗着自己有技术储备,依然可以吊在第一档的末尾,如果没有技术加持,某度早就被甩得没影儿了。

    流量很重要。

    技术更重要。

    王晓明的思路,完全符合他的战略规划。

    现在只有一个问题。

    王晓明能否承担起这个重任?

    如果王晓明真的在这个小组中做出一定的成就,那么在公司的地位必然会超越王剑,成为最重要的技术核心。

    如果是这样,那是再好不过。

    可怕就怕王晓明没有这个能力,折腾好几年啥也没有折腾出来,这就很糟心了,浪费钱不说,最关键的还是浪费了时间,浪费了宝贵的先发优势。

    其他互联网公司可不会原地踏步,都在争分夺秒地前进。

    例如某里,去年的互联网世界大会上才有人提出云计算的概念,某里今年就上马了相关项目,而且直接就是好多个亿的投入。

    这种反应速度,这种执行能力,这种投资额度,蚂蚁科技拍马也赶不上人家。

    甚至就连资源也不如人家。

    人家自身有某宝这个天然的数据库和试验场,随便搞搞都能出一些成绩,而蚂蚁科技呢?连蚂蚁网都没上市,上哪儿去弄海量的数据做试验?

    人家还能请来院士级别的大佬主持相关工作,可他却只有王晓明这种无名小卒。

    就连他最引以为傲的资金,在某里面前也相形见绌,他投一个两亿就是大手笔,可人动则十个亿百个亿。

    咋比?

    拿啥去比?

    但就算蚂蚁科技再小,也不能拿这事儿开玩笑。

    人家某里那样的大企业,有试错的成本,用错人浪费个两三年,及时更换掉就可以,能承担得起相应的损失。

    但蚂蚁科技却没有那样的条件,几乎没什么试错的资本,正是奋起直追的时候,不出错都不一定能追得上,再在这种关键节点上出个错,那还咋玩?人家可不会在前边停下来等他,后边的追赶者更不会手下留情。

    所以,王晓明这个事儿吧,还真不能轻率。

    可仔细想想,他手头边还真没什么可用的人才。

    王剑、张海洋这些都已经是半管理岗的,技术水平还真不如更年轻的王晓明,何况王晓明已经做出了一定的成绩,拿了不少专利。

    所以,如果现在就要做前沿科技的研究和攻关,还真就非王晓明莫属。

    因为,对现在的蚂蚁科技而言,就连试错的机会都很难得,不管最终结果如何,机会到了都必须赶紧行动起来。

    做,你有可能做错。

    但不做,你连做对的可能都没有。

    所以,杨磊只犹豫了三秒钟,就狠狠地点头,“好,你敢说,我就敢做,要钱给钱,要设备给设备,要人也给人,要时间,也给你时间,但我要亲自盯着,到年底是一个关键节点,你要是在这之前拿不出什么像样的成果,别怪我不留情面。”

    王晓明也严肃点头:“拿不出成果,不用杨总你说,我会自己担责,我会从最基础的程序员做起,给蚂蚁科技当一辈子的程序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