吓人的稿费

    “你那本报考指南卖得火吧?”

    “好像是不错,前几天出版社联系我说要加印。”

    “果然是我们光华的财神爷,财大气粗到连近千万的稿费都看不在眼里。”

    “嗯?谁跟你说有近千万的稿费了?”

    “报纸啊,还是《中青报》说的。”

    “什么情况?”

    “就是一《中青报》的编辑跑去潞州府采访了出版社的人,说你这本书从出版到现在,拿了八百多万的稿费,今年破千万轻松松,不会是记者瞎编的吧?”

    杨磊很惊讶。

    《中青报》?

    他都上这报纸了?

    以前还真没有关注过呢。

    虽然最近有不少媒体想采访他,但都被他拒绝了,原因很简单,分量不够,都是些地方性的小报,名气最大的也就首都这边的媒体,没有一家全国性的。

    他也不知道啥原因。

    估计是他蹿得太快了,这些媒体没反应过来?又或者摸不清楚他的底细不敢乱采访?

    如果属实,《中青报》还是第一家全国性的媒体呢。

    虽然人家也没有直接采访他,而是直接去他老家挖他的底。

    但就算如此,也足以证明现在的他已经开始走进全国性主流媒体的视野。

    是个好现象。

    不过八百多万的稿费……

    妥妥的假新闻。

    明明已经到手一千二百多万了。

    他和出版社签订的可不是普通的版税合约,还有一定的奖惩机制,多少销量以内多少版税,超过多少就追加多少奖金。

    他这么英明的人,怎么可能看不出这份报考指南的潜力?

    事实证明他当初的决定是正确的,年前一直反响平平的报考指南,在年后的销量“唰”地冲上天,连续好几个月杀进月销售量前五的位置,甚至网上都有一定的销量,连盗版商也闻风而动。

    但就算如此,在超高热度的支持下,越接近高考,销量就越高,上个月直接成为月销亚军。

    根据出版社那边估算,五六七月是销量最高的月份,高考就在六月嘛,哪个家长能忍住不买一本回家好好研究研究?

    用出版社的话来讲,这玩意儿都快成了这一年度高三学生和家长的刚需。

    等到八月份,他的稿费能破一千五百万。

    嗯,就是这么霸道,一点道理也不讲。

    因为市面上根本没有同类书籍或者刊物,他这是独一份儿的。

    就算有一些零星的所谓报考指南,跟他的也没有可比性。

    他这边不光全面,还附带了更详细的解说,地理位置、住宿条件、专业前景、大致录取分数线等内容。

    而且他会不定时增删。

    一下子就把新的老的竞争者干趴下了。

    没有一合之敌。

    不过中青报的记者明显不够专业,没有打探到更详细的信息。

    直接问出版社,人家能说大实话吗?

    正常人都知道财不露富。

    查这玩意儿,应该去税务局,稿费的税费和正常个人所得税不一样,属于特种税,只有百分之八,他收了多少稿费,税务局一查便知。

    好吧,这年头能按时按规纳税的自然人不太多,就连大企业也多的是偷逃税款的,明星们、小老板们更是把偷逃税款当成了家常便饭,反正检查不严格,稍微做点表面账就能糊弄过去,所以中青报的记者没去税务那边倒也能理解,估计认为税务那边的税局可能不如出版社那边准确吧。

    可惜杨磊是个偷啥都不会偷税的人,每一份收入都有及时纳税。

    为了防止出版社那边捣鬼,他每个月都要查一次账。

    不用他动手,合盛投资那边多的是会计和律师等待他的召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