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烧和牛排

    晚饭依然很丰盛。

    除了陈桂香做的那些,杨磊还亲自出手做了两道大菜。

    最后摆上桌的,能买到的名贵食材基本都有,什么和牛金枪鱼松茸鱼子酱,不要钱一样,量都很大,而且做法也更符合潞州府人的口味,这一大家子都是潞州府人,这么做没毛病。

    比如说他煎的和牛肉,先腌后煎,煎到八成熟后加自调的咸香微辣口味的酱汁,等酱汁稍微粘稠,牛排全熟且酱汁浓郁,虽然颜色可能稍微有点深,没有黄油煎得那么好看,但香味儿极其浓郁,而且微辣的咸口酱香味儿也更开胃,吃起来一点也不腻,很好地中和了和牛肉里比较丰富的脂肪,却又保留了那种相对软嫩的口感。

    秦洋拿起银质小刀切下一块尝了尝,竖起大拇指:“磊哥,这牛排绝了,比我在沪市某家高档西餐厅吃过的还好吃,这口感,这味道,我能吃下一整头牛。”

    宋芳菲也小口尝了尝,“磊哥的手艺确实从来没有让人失望过,不过磊哥,你这偏心也太明显了。”

    “咋?”

    “吃了大半年的和牛从没见你露过这一手,现在她俩一来你就拿出来展示,不是偏心是啥。”

    “这叫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就是偏心,不过真的好吃,磊哥,有啥诀窍不?教教我,以后不用你老家人动手,我们做给你吃。”

    “这可是我的绝招,一般人学不来的。”

    “没事儿,我们慢慢学,总有一天能学会。”

    赵晓竹也点头,“确实和一般的煎牛排不一样,磊哥,说说呗。”

    “真想学啊?”

    “嗯嗯。”

    “那我就大慈大悲的教你们两招好了,记住,只教一遍啊,”杨磊一本正经的切割着盘子里的牛排,“煎牛排是一道工序简单但极其考验火候的菜式,食材形状和尺寸、温度、油、时长都会影响成品的口感,以咱们这5A级和牛举例,脂肪偏多,肉质很嫩,只能用中火,煎到八成熟后涂酱料,酱料要稍微稀一点点,利用酱料中的水蒸气继续加热,这个时候得用大火,等酱汁浓稠的时候,肉就全熟透了,这个过程得按秒计算,每一面也就十二三秒钟时间,大火快翻,刺啦声中蒸汽四溢,然后就能出国了,简单吧?”

    这是经验之谈。

    一般地方学不到的。

    因为煎牛排本身就极其考验火候,何况还要涂上酱料,火候稍微差点,酱料要么会糊掉,要么就没办法完全激活酱料的香味儿,不是多年的老厨子还真掌握不住。

    所以,他也就是吹牛而已,可没想着这几个小女人能学会这道菜。

    而且正如他所说,食材很重要,一般牛排没办法这么做,只能是脂肪含量比较高的和牛煎出来的口感才最好。

    而和牛的价格……

    也就杨磊有这个底气天天把和牛当饭吃。

    普通人家嘛,仅仅是练习,都有可能被拖垮,培养一个能煎好和牛的厨师真不容易。

    当然,如果要求只是“能吃”,那就无所谓了,普通人耐心点也能煎得像模像样,只是口感什么的就不用讲究了,吃饱为止。

    他说这些,也就是在女人面前装一波。

    顺带着活跃活跃气氛。

    效果也确实不错。

    几个小女人一边狼吞虎咽一边叽叽喳喳地聊起了厨艺,只有小兔子王乐瑶一言不发的“MiaMia”吃肉。

    吃饱喝足,杨磊才问秦洋:“今天逛得咋样?”

    “很羡慕,”秦洋两眼放光,“小竹子和老宋太能干了,这么短时间就走上正轨,一进公司,那么多员工一口一个赵总,一口一个宋老板,好威风。”

    “……你就看了个这?”

    “嘻嘻,开个玩笑,”秦洋缩了缩脖子,“时间太短了嘛,走马观花也看不出个啥眉眼来,磊哥,让我去老宋的公司实习吧,我要向老宋学习,争取早日成材出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