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信任?

    刘琳凑到跟前问:“法律风险怎么讲?国家不允许代操盘?”

    眼泪摇头,“倒也不是,但众所周知咱们国家的法律在各个领域都相对滞后,证券这块也一样,很多操作并没有被禁止也没有被列为违法犯罪行为行列,但以后呢,等更健全的相关法律新鲜出炉,很有可能被算后账。”

    “不会吧,算后账?”

    “正常情况下肯定没问题,但万一被人盯上,不是问题也会变成问题,毕竟这不是小钱,而是好几个亿甚至十好几个亿,总有人会眼红。”

    几个人秒懂。

    但随后王晓刚却眨了眨眼,“老弟,这是借口吧。”

    “……”杨磊再笑:“好吧,给你看出来了,其实就是不太想惹麻烦。”

    “那就找个简单的办法。”

    “有吗?”

    “有。”

    几个人再一对视,瞬间心领神会。

    既然不想办那么复杂的手续,不想频繁走公账,那就只有一个办法,走个人账户。

    简单来说,就是借款。

    荀志强借钱给杨磊那个路子。

    虽然大额度的个人借款依然要被审查,但只要借款合同上写清楚额度、期限、利息、还款日期,这就没问题。

    反正不会少了税务那边的印花税。

    嗯,炒股所得只需要缴纳一部分的印花税就可以,连个税都免了。

    但是这种方法也有个弊端。

    那就是利息这块不能定得太高,年利率超过百分之二十四就算高利贷,超出的那一部分法律不支持索赔。

    什么意思?

    就是说杨磊承诺了百分之五十的收益,如果以个人借款的方式操作,赚钱之后他完全可以赖账,只归还本金以及百分之二十四的利息,到时候王晓刚和刘琳一点办法也没有。

    而杨磊则能获得除正常收益外的另外百分之二十六的利息。

    在本金额度高达九位数的情况下,百分之二四六就是至少两千六百多万。

    杨磊天天花钱大手大脚,几十万几百万上千万都不当回事儿。

    但实际上,八位数的现金在这个时候的国内绝对是一笔大钱,哪怕是上市公司老总也不一定能扛得住这么大一笔现金的诱惑。

    所以,这对双方都是一个考验。

    考验王晓刚、刘琳对杨磊的信任程度。

    考验杨磊面对诱惑的抵抗力。

    这不是一个人的事情。

    因此王晓刚和刘琳都陷入沉默。

    杨磊也不着急,就那么翘着二郎腿吃着赵蕾剥好送到嘴边的大颗葡萄。

    一颗。

    又一颗。

    等杨磊吃到第五颗的时候,刘琳开口了,“干了。”

    王晓刚见状也点头,“拼一把。”

    杨磊吐掉葡萄籽,“不再考虑考虑了?”

    刘琳摇头:“我虽然第一次接触证券投资,但也知道这种机会不多见,百分之五十的收益,值得搏一搏,何况保底都有百分之二十四的收益,有啥好怕的。”

    杨磊笑了笑,接过赵蕾递过来的纸巾擦了擦嘴巴,“其实昨天我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买上证指数,至少有百分之一百的收益。”

    “说得简单,万一亏了呢?你敢保证,但银行不敢啊。”

    也是这个道理。

    通过银行买指数,杨磊的保证没有任何意义,银行的保证并且得是写在白纸上的黑字才有价值。

    但银行肯定不会客户这么离谱的承诺,哪怕行情再好也不敢给,因为只要是证券市场就有风险,而且收益是与风险成正比的,收益很高的时候风险也一样高,银行可不敢冒那个险。

    于是,王晓刚、刘琳这种没有相关经验和能力但又想进股市捞一笔的人,自然会选择有保证且收益比较高的那一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