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热门

    在杨磊看来,这件瓶子的估价稍微有那么一点点低,因为这瓶子的珍贵之处还有很多。

    如果全部发掘出来,送到拍卖行,至少能拍到一千万以上。

    而且越往后越贵。

    十年后,四千万打底。

    至少。

    不说其他,就冲着这个S级,以及乾隆、青花这两个要素,在高端藏家圈里就能掀起好大一阵波澜。

    哪怕乾隆的审美不咋地,那也是乾隆,在民间的声望不是一般的高,啥玩意儿只要是乾隆朝的东西基本上都能卖个不错的价格,你要说是道光的、同治的,不用看东西就先掉价三分。

    虽然这种行为不值得提倡,但现状就是这么个现状。

    而且乾隆朝的工艺美术水平,确实高,尤其是瓷器这块,不只是仿制,更有大量的创新。

    再加上乾隆朝有钱,制作的好东西很多,保存下来的也多,非常适合商家操作,所以清三代尤其是乾隆朝的瓷器一向是收藏圈里的大热门。

    就是不知道张小白打算卖多少钱。

    杨磊没有急着问价,而是和谭佳颖一起仔细端详。

    这越端详,越觉得这件梅瓶很不一般。

    上手感觉实在太好。

    尤其是画工,真的很绝,那线条叫一个流畅娴熟,四条穿梭在缠枝莲纹中的三爪苍龙非常霸气,那气势,在杨磊见过的所有瓷器上的龙形图案是最强的,没有之一。

    所以,他越看越喜欢。

    谭佳颖也一样,虽然没怎么说话,但眼神动作表情是掩饰不了的,喜欢就是喜欢,就像喜欢一个人,再怎么掩饰都掩饰不了。

    当然,俩人也没掩饰,在行家面前没必要掩饰,再掩饰也改变不了这是一件顶级瓷器的事实,卖家也不可能因为你掩饰得好就给你便宜点。

    最关键的是,这样的小伎俩,在人精一样的卖家面前和班门弄斧差不多。

    所以,行家交易,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这都不影响成交价格,因为有“行价”这么个东西。

    除非卖家急着用钱。

    因此杨磊不紧不慢地看了好几分钟,这才问:“老哥,这瓶子你能做主?”

    “嗨,瞧老弟你说的,我虽然只是代看门,可也是这个家里的独生子,有啥不能做主的,怎么,确定要拿下了?”

    “嗯,开个价吧。”

    “老弟不再考虑考虑,这可不是小钱。”

    “这么漂亮的瓶子,现在错过,下一次再见就是在拍卖会上了。”

    “嘿嘿,那是,”张小白颇为赞同地点头,“那我就不客气了,三百万吧,老弟,别嫌贵,这瓶子值这个价。”

    嗯?

    才三百万?

    系统给出的市场估价可是四百五到六百万之间的。

    张小白出价三百万啥意思?

    估价失误了?

    很有可能。

    一般来说,开店的卖家在行情这块基本上不怎么可能会出大的差错。

    但面对这种稀世珍品,那就是另外一码事儿了。

    那些三五万几十万的“普品”,量很大,每个月都要经手好多件,贵贱好坏心里门清。

    可是这种价值几百万的珍品,好多卖家一辈子都碰不到一件,这怎么估价?

    拍卖价?

    这年头的互联网还没发展成熟,查询历年的拍卖记录难如登天,基本上只有各大拍卖行的内部人员才能拿到完整的拍卖记录,普通人只能通过新闻以及拍卖行自己放出来的风声了解那么一鳞半爪。

    所以,在给这种高端古玩估价时,除了拍卖行的内部评估师外,剩下的人基本上只能靠猜,完全没有参考标准。

    也因此,张小白估价出现失误也就不难理解了。

    再一个原因,古玩这玩意儿本来就没什么定价标准,只要卖家觉得赚了,那就没毛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