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一把?

    哦,四万亿计划还没开始。

    但基建这块的大方向早已确定,赵爱清这些人就是最大的受益者。

    用某雷老板的话讲,就是站在风口上的猪。

    敢想敢干就能赚钱机会一直有,从改开起一直到杨磊穿越,这样的机会一直存在,虽然行业在变,但只要找准风口,真就是随随便便就能赚钱,不管是大钱还是小钱。

    早之前就不说了。

    就现在,做房地产的真就是遍地捡钱。

    与此同时互联网也是一个风口,不管是做电商还是做网站开发这些,同样跟捡钱差不多,只是门槛要稍微高一点点,得懂互联网思维。

    再往后,就是移动互联网这块,不管是做APP开发,还是做移动互联网内容生产,同样是捡钱。

    还有比特币这种理财神器。

    哪怕是做B2B投资理财,只要能在监管到来之前成功抽身跑路,同样可以发家致富。

    再往后的机会依然不少,不管是新能源还是线上线下的互联场景,都有普通人入局的机会,虽然门槛是越来越高,但机会始终是机会,实际操作难度并不大,就三个要素,瞅准机会,敢想,敢干。

    赵爱清这些人就是政策的受益者,是一群站在风口上的猪。

    杨磊这么说赵爱清,赵爱清偏偏还真没办法反驳,因为事实就是这样。

    光想吃肉不想挨打?

    哪有那样的好事儿。

    赵爱清无话可说,半响后才问:“那老弟你觉得做家装能赚钱?”

    “当然,投资不就为了赚钱吗?”

    “赚得比房地产还多?”

    “你是搞房地产的,和做装修的没少接触吧,你自己说说看。”

    赵爱清认真想了想,“以前还真没有注意过这事儿,毕竟我们一般只卖毛坯房,你这么一说,利润还真不低,但问题在于家装这个行业太特殊也太复杂,赚钱是赚钱,但想要扩大规模却有点难,很难像正规建筑队一样召集一大批成熟的装修工人,适合比较灵活的游击队模式。”

    换句话说,这玩意儿是赚钱,但并不适合大规模地发育,因为装修这块的个性化太强,要根据房屋格局、楼层、雇主要求等因素灵活施工,而且不同工种的进出场时间也很讲究,得配合好才行,具体施工细节也相当繁琐。

    规模小点的时候还好说,很容易掌控。

    一旦规模扩大到几千几万人,上百甚至上千支装修队同时动工,那管理难度真不是一般地高。

    所以哪怕在十几年后也没有出现那种垄断性的家装巨头。

    说白了,这行业不适合模块化叠加式发展,发育速度和操作难度都很高,一旦体量成长到一定规模,就不太适合扩张了,继续盲目扩张概率会失控。

    最最最重要的是产品质量这块。

    家装行业的产品质量没有具体标准,全看买家需求和心态,每一家都是不一样的,这就很麻烦。

    产品质量标准都没有统一,谈什么大规模地扩张甚至垄断?

    这和赵爱清他们做的房地产可不一样,这玩意儿只要符合国家标准,其他地方随便搞,反正业主装修的时候还会按照自己的需求调整。

    所以,赵爱清这话可以说是一针见血。

    家装行业就是和小规模的家装公司打游击战,一个据点一个据点地攻坚。

    就算有所谓的家装巨头,那体量和其他行业的巨头也要差好几个档次,基本上能在一座城市占据百分之三十的家装市场,在行业内就算是巨头级别的存在了。

    换句话说,家装行业的地域性更强,在自己所在的区域能发展得不错,但向外拓展就很难了。

    反正杨磊印象中的所谓家装行业龙头企业,基本上都是在自己的地盘上找食儿吃,而且以一线城市为主,二三四五六七八线小城市以及存在感更低的县城里,基本上全是光杆司令们搞的游击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