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人忧天

    杨磊还真有点意外。

    宋芳菲竟然悄默默地联系了首都服装学院的学生。

    那可是真正的专业对口啊。

    首都服装学院的知名度很低,本身也算不上什么非常高大上的高校,介于一二本之间。

    但在专业性这块,却是首都数一数二的专业院校,培养了大批服装相关产业的实用型人才,属于真正的技术类院校,教学理念更像职业院校,教的多是实用性技能。

    如果真要做服装生意,找这家院校可真找到窍门了。

    反正在这家高校里,不管是做版型设计还是工艺流程设计,甚至连服装模特都有现成的。

    真要能联系到一批优质的学生,这起步绝对会顺利不少。

    要是能顺带着搞定几个老师,那更不用说。

    这种学院的老师,在相关产业里的人脉是很广的,不然这些学生去哪儿实习?

    所以,直接给宋芳菲竖起大拇指:“这一手,相当可以,谁想到的?”

    “当然是我自己。”

    “那也得有个人牵线啊。”

    “呵,我可是团支书,和其他高校之间的联系可不少,何况学生会里还有专门的外联成员,找个联系方式而已,也算个事儿?”

    “……”杨磊无话可说了。

    这就是没有加入学生会的坏处了。

    得不到学生会在人脉这块的加持。

    顶级高校的学生会确实是一个巨大的宝藏,值得好好发掘利用,用好了,那资源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尤其是人脉这块,只要用心发展用心维护,只会越来越广,就像大树的根系。

    他知道这个道理。

    要不然也不会在还没有开学之前就费尽心思地把赵晓竹送进去。

    只是他自己有点懒,不太想掺和,所以当上班长后就没再进学生会,而是让宋芳菲和苏洛洛去了。

    这俩人在学院学生会里也是小喽啰,但光华学院本身就不大,学生会规模更小,哪怕是小喽啰,存在感也比较强。

    何况宋芳菲还是班级团支书,这个岗位的性质稍微有那么点特殊。

    难怪宋芳菲那么骄傲。

    对一个刚上大一未满半年时间的女学生而言,宋芳菲的所作所为确实值得骄傲。

    换个普通女生来,哪怕有杨磊的帮助,也大概率做不到。

    所以,杨磊很满意,“加油,争取在年底前把你们的团队组建起来,寒假开始跑渠道,争取在年后开学之前搞定前期准备工作。”

    “这么急?”

    “时间不等人,马上就是07年,如果不能在07年上半年走上正轨,08年可就没什么好机会了。”

    “为什么这么说?”

    “奥运啊。”

    “啊?奥运又不影响咱们做服装生意,相反,还有加成呢,配合着你那邀请奥运选手做代言的计划,岂不是更好?”

    杨磊摇头,“不,不一样,请奥运选手做代言,那是正常操作,别的服装企业也都在做,咱们也做,只能说是没掉队而已,真正足以让你俩大步追赶的机会,还在于清北之争的炒作这块。”

    “那也跟奥运没关系啊?”

    “不,有关系,任何时候都可以炒作,唯独奥运年不行,奥运年的线上线下不允许出现任何不和谐的声音,炒得轻了没效果,炒得重了就会被上边点名甚至标记,得不偿失,”杨磊说到这里认真道:“在国内做生意,有一条红线永远都不要踩。”

    “什么?”

    “不要和国家作对,比如说炒作,随便你,只要是正常商业行为,怎么做都无所谓,但在奥运、国庆、七一以及其他有相关纪念意义的年月日份的时候,一定要收敛,不然一定会被上边认为你是在挑衅,后果很严重。”

    赵晓竹瞪大眼睛:“太夸张了吧?咱们就做个生意而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