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贾诩

    刘协点了点头:“就照王司徒的意思办。”

    不多时。

    刘协就将诏书拟好,并盖上了印章。

    不过。

    传国玉玺,现在还在袁术的手中。

    这印章,乃是重新制作的一个。

    不多时。

    王允就令几个能言善辩的大臣,纵马朝着李傕等大将的军营中而去。

    吕布则是亲自带队,前往樊稠的军营。

    由于此前白子秋等人,就已经商量好了,该如何处理董贼的旧部。

    所以。

    朝会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就宣布散会。

    当然。

    王允也不忘处理了一批此前一直依附于董贼,并且手里没有兵权的大臣。

    这就叫做恩威并施。

    不然。

    叛徒没有得到应有的下场,以后人人在面对这种局面时,恐怕都会纷纷倒戈。

    根本就没有任何忠臣可言了。

    当然。

    这些人只是被抓起来了,并没有贸然对他们动手。

    要是引起李傕等人的警惕,那就不好了。

    等事情真正尘埃落定,再进行清算不迟。

    群臣告退后。

    刘协单独留下了白子秋一人谈话。

    他对着白子秋深深的作揖,诚恳道:“此次董贼伏诛,昊然先生功不可没,待得事情平息下来,协一定拜昊然先生为丞相。”

    白子秋回礼,开口道:“陛下不必如此,诛杀董贼,不过第一步,此后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任重而道远。”

    刘协点头:“昊然先生所言,朕自然知晓,只奈何朕年龄尚浅,威严不足,很多事情,只能依仗王司徒等朝堂大臣了。”

    白子秋笑了笑:“陛下不必忧虑,如今诸侯纷争不止,陛下大可以趁此机会,养精蓄锐,放些权出去,也未尝不可。”

    顿了顿。

    他接着道:“不过,这最重要的兵权,还得交给信得过的人。”

    刘协叹息一声道:“如今,朕信得过人中,也就只有先生以及王司徒等寥寥几人而已,吕布虽然倒戈董贼,不过此人反复不常,朕可不敢把这兵权轻易交给他。”

    白子秋开口道:“我已经为陛下挑选了几员猛将,这些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到时候陛下可尽心栽培他们,这些人,日后必定能为陛下开疆扩土。”

    刘协眼眸一喜:“原来昊然先生都考虑好了,如此,朕便放心了。”

    白子秋道:“陛下,切记,权可以放,但是不能只放一人,如今王允王司徒权利甚大,需要再扶持一人,和王允相互掣肘,免得重蹈董卓的覆辙。”

    “这是作为一个帝王,必须要学习的制衡之术。”

    在原著中。

    王允在诛杀董卓后,便骄傲自满,目中无人。

    甚至,几乎将刘协的权利架空。

    权利会让一个人改变,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让大权旁落。

    不过。

    刘协现在年幼,没办法独掌大局,只能放权出去。

    那么。

    制衡之术,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刘协想了想,开口道:“那我放权给先生,如何?”

    白子秋摇了摇头:“如今天下未定,我不能只是坐镇朝堂,我愿为陛下担任马前卒,平定各地诸侯。”

    如果只是呆在朝堂之内,那么还如何缔造神话,获取信仰值?

    最快的办法,自然是像诸葛亮或者关羽一般,东征西战,积累赫赫战功。

    刘协挑眉道:“那我该信任谁?”

    白子秋道:“士孙瑞、杨彪等大臣,可以随意提拔一个,不过,这些人都与王允交好,未必肯真心对抗,如果陛下不介意的话,我倒是可以为陛下提供一个人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