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大势,因人而定!

    如果他表露出任何想要光复汉室的野心,恐怕分分钟就会被董卓安排在身边的眼线给举报上去。

    到时候,哪怕他贵为天子,也性命难保!

    白子秋摇了摇头:“此十八路诸侯,虽然或出身显赫,或义勇无双,不过,这些诸侯联合在一块,时间长了,恐怕不用董卓出手,便会自行瓦解,甚至自相残杀。”

    “哦?这是为何?”汉献帝讶异道。

    他还以为白子秋是诸侯安插在这里的眼线。

    却没想到白子秋会说出这种话。

    这令他对白子秋有了不一样的感官。

    白子秋淡淡道:“十八路诸侯,本身进兵的目的便不单纯,袁绍好谋而无断,此人担任盟主,根本无法调和内部之人的矛盾,反而会让矛盾愈演愈烈,加之各路诸侯,本就心怀鬼胎,并非真心想要匡扶汉室,无非就是想趁机为自己获取利益,扩张地盘而已。”

    “这样的联盟,岂能长久?”

    刘协闻言,眼眸微闪道:“我刚刚听董太师说,诸侯之中唯有曹操,亲率大军前来追击,不过奈何双方兵力差距极大,曹操被董太师大将徐荣大败,生死不知。”

    这消息,才刚刚传到长安。

    白子秋肯定不可能比他还先知晓。

    竟然也能推断出大致的结果。

    这令的他对白子秋不由更加信服了几分。

    “既然先生不出门,便知天下大势,那么请先生指教,联军溃散后,这天下大势,又将如何变化?”刘协询问道。

    白子秋笑了笑:“天下大势,向来因人而定,未来大势该当如何,那就看陛下如何选择了。”

    “选择?”刘协不解的看向白子秋。

    白子秋淡淡道:“陛下贵为天子,本就可以号令群雄,如今却处处受制于人,可知这是为何?”

    刘协眼眸微微闪烁:“汉室衰微,承蒙董太师扶我上位,我感激还来不及,又岂是受制于人?!”

    白子秋摇头:“陛下若是这般言语,那又何必来此,何不直接禅位给董卓,以全自身?”

    “这……”刘协挑眉,不由微微握紧了拳头。

    白子秋道:“谨慎是好事,但是谨慎过头,那就是优柔寡断了,我有意扶持陛下,改变这天下大势,若是陛下还是处处猜忌,那我只能说陛下自求多福了。”

    刘协表情瞬间变得阴晴不定起来,过了半晌后,才开口道:“先生若真有济世之才,那请教我,如何才能匡扶汉室,不再受人制肘。”

    白子秋笑了笑:“眼下,便是天赐良机。”

    “何来天赐良机?”刘协蹙了蹙眉头。

    如今曹操兵败,关东诸侯各自有罅隙。

    董卓迁都长安,得以舒缓,重整兵力,正是如日中天之时。

    想要扳倒他,谈何容易。

    白子秋开口道:“陛下难道没有听过一句话么,盛极必衰,董卓虽然暂时摆脱危机,得以重整兵马,不过,他的好日子,也快到头了,陛下现在必须趁着董卓松懈之时,联合朝廷旧臣,诛杀董卓!”

    刘协开口道:“如今我处处受到监控,身不由己,根本没办法去联合旧臣,况且,我也不知,朝堂之中,有谁是忠于汉室的。”

    如今汉室衰微,就算是朝堂大臣,为求自保,也是纷纷依附董卓。

    谁会在这个时候反叛董卓,帮助他一个落魄的天子。

    这想想就不太现实。

    白子秋开口道:“陛下不必忧虑,联合旧臣,却也未必要自己亲自现身,只需要留下一样讨伐诏书作为信物,我自会安排好一切。”

    这刘协现在不过十岁左右的样子。

    这种重要的任务,自然不能交给他去处理!

    白子秋熟知三国历史,知晓哪些人是忠于汉室的。

    只要有刘协的诏书在,他便可以带着诏书去联络这些大臣,密谋讨伐董卓之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