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桷兰巷的历史

    “原来,这下面以前是个码头。”

    “不然你以为呢,码头上下苦力的工人特别多,大家都穷,吃不起太好的饭菜,最经济实惠的就是吃面条。然面就是这么来的,干拌的,每根面条上都裹了油,吃了管饱。”

    “是谁最先做出来的然面呢?”

    “据说是现在解放路上那家然面馆的老前辈最先做出来的,因为大受欢迎,所以就被人模仿,那时这一大片开面馆的挺多的,因为人流量大,家家生意都不差。解放后,这片不能只用一个名字吧,所以开始给每条巷子起名字,到这里时,正是春末黄桷兰盛开的时候,浓郁的花香,让这条巷子得了现在这个名字。后来城市改造,周围陆续拆迁,当年的一尺码头,如今就只剩下黄桷兰巷了。”

    “难怪我第一次进到巷子的时候,觉得这里很旧,但却有种特别的韵味,处处都透着厚重感,原来是因为这里的确有那么久的历史了。”

    “新城区到处是合理的规划,人们都愿意去环境更好的地方生活,这样老旧的巷子住着的确是不如新城区方便,中途虽然做过一些改进,但被拆迁是早晚的事啊。”徐明洁有些伤感地叹息着。

    她摇摇头,“不想了,想也没用。今天秦记还那么多人吗?想去他家吃碗面去,晚饭还没吃呢,人年纪大了,不大容易感到饿。”

    “我出去的时候,人还挺多,现在估计少了吧。”

    “走吧,一起过去。”

    徐明洁关了门,两人一起到秦记,果然人数已经是平时正常的量。

    “百柯还不敢出来吗?”徐明洁笑道,她走到墙边仔细看了看秦百柯的相片,也不住口地赞道:“拍的真好,完全不像是在怡城拍的。”

    转头看到二筒,“二筒的照相水平真不错,找个时间也给洁姨拍几张?”

    说起照相二筒是很积极的,“行啊洁姨,你想拍啥样的?”

    徐明洁指指外面,“就在黄桷兰巷拍吧,都快拆了,以后想看只能在照片里看了。”

    二筒猛地拍下大腿,“对啊,洁姨这个想法好,我还真该把巷子拍下来。”

    “到时候我穿个旗袍,怎么样?”徐明洁问二筒。

    “……洁姨,你不会还想打把油纸伞吧?”

    “你说的对,我还真有把油纸伞,去杭州旅游的时候买的。”

    二筒无语地翻了个白眼,“洁姨,那可不是我想要的风格,旗袍、油纸伞、老巷子,都快被拍烂了。”

    “大家都这么拍的呀,多美呀,不然你想怎么拍呢?”徐明洁问他。

    “那我得想想。”二筒皱着眉头说。

    “看吧,我就说只能拍旗袍吧,总不能穿个露肩膀礼服裙,那不成了老妖精了?”

    小谢过来听到,说:“洁姨穿旗袍一定好看,我也好想穿。”

    二筒上下打量了下她,“别想了,最大号的也塞不下你。”

    小谢嘀咕:“我就要找件加加加大号的穿着录视频。”说完噘着嘴进厨房去了。

    徐明洁忍不住笑着摇头,她又问二筒,“你姐姐还在北京吗?”

    “嗯。”二筒点头。

    “她在北京干啥呢?已经结婚了吧?”

    “在一家传媒公司做记录片导演,快结婚了。”

    “哦,是吗?她男朋友是干啥的?娱乐圈的人可不大稳当啊。”

    “是个大学老师,人还不错,有点书呆气。”

    徐明洁由衷地赞道,“真不错,叶彤那孩子从小心就大,那么努力,跟别的孩子就是不一样。现在看,果然是你们这些人里头,最有出息的。”

    唐依依心里不由的一阵自卑伤感,难怪秦百柯一直以来对她念念不忘,那么优秀的女孩子,怎么会让人忘记呢?

    徐明洁见唐依依神情恹恹的,问她:“你怎么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