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和_第329章

交趾正在土地大开发,伐木,恳田,修路,都需要大量的人手。

朝廷接管了交趾的盐井,设立交趾盐课,命户部院外郎黄通理等监闸。随着同老挝等番邦恢复大批量的井盐交易,需要的劳力也是越来越多。

中原地区,官盐的交易多以铜钱布帛和白银进行。

西南之地,老挝等国想要买盐,必须使用金子!

这不是交趾盐课为难邻居,实是陈氏王朝便有的规矩。

“茶叶,盐巴,香料。尤以盐为最。”

黄澄澄的金块堆在眼前,因得罪了上官,相当于流放交趾的黄通理,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人都说兴宁伯是财神,据说拿下交趾全部盐井的主意,就是他出的。

以井盐作为壮丁的“工钱”,恢复同周边番邦的交易,也是兴宁伯回京前提出,经征讨安南大军总兵官沈瑄和副将张辅等议定,最终上报朝廷。

来交趾之前,黄员外郎以为自己的前途一片黯淡。

不承想,却是坐到了金山上。

这么多金子,眼晕啊!

留在安南一年多的李参军走过来,好心拍了拍黄通理的肩膀,“淡定,习惯就好。”忽而又压低了声音,“看看就成了,千万别动旁的心思,盐课衙门里可有锦衣卫常驻。”

翻译过来,金子再好,诱-惑再大,也千万别伸手。敢昧下一丁点,人生将变得很不美好。

不相信?

李参军示意黄员外郎朝院子里看,他的前任,就是在那棵树下被锦衣卫结果的。

“人死了,家也被抄了。”

锦衣卫可不管抄出来的金银是不是从交趾贪污回去的,总之,和工资对不上号,就是妥妥的“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自己死了不算晚,家人也要负连带责任。

钱没收,全家流放充军,戍边种田!

“该怎么做,心里得有个准。”

抵挡不住-诱-惑,向皇帝的钱袋子和国库伸手,不砍手,直接砍头!

黄通理不由得打了个哆嗦。

半晌,再看堆成小山的金子,仿佛是在看着一群洪水猛兽。

早知今日,打死他也不得罪自己的上司。到这地方来,一个不小心,当真是要命啊!

比起黄通理,冯给谏被调入交趾布政使司,倒是和金银搭不上关系。可鉴于调动工作的理由,布政使以下,左参议以上,绝对不会给他好脸。

交趾多瘴疠,说不准,哪天冯给谏就要被上报“病卒”。不病卒,和当地土人发生争执,一样会危急性命。至于是真土人还是假土人,能不能抓到凶手,不过交趾三司一句话的事。

相比之下,还不如发到北疆戍边的生存机会更大。

接到调令,冯给谏脸色惨白,脑子里转过无数念头,后悔恐惧全部涌上心头,却不得不全都压下,叩谢圣恩。

雷霆雨露都是君恩。

敢表示不满,交趾都不用去了,直接到诏狱里度过余生吧。

“臣叩谢天子隆恩。”

宣旨的宦官没要红封,完成任务,转身就走。留下锦衣卫和冯给谏商讨何时上路的问题。早走晚走都是走,早动身早好。

冯给谏之后,解缙也接到了圣旨。

以往,永乐帝对解缙再不满,也没想把他赶出京城。

《永乐大典》还在修撰,身为总编官,解缙的工作十分重要。为保证修书工作顺利进行,隔三差五,朱棣还要发下赏赐,慰问一下。

但这一次,解缙踩到了朱棣的底线,碰到了他的逆鳞。

在杨铎将解学士的某些行为记在条子上,送入宫中之后,朱棣不打算再姑息他,直接下旨,将解缙撵出了京城。

“升翰林院学士解缙为广西布政使司右参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