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接到永乐帝敕令,孟立刻前往大宁都指挥使司,将手头未完成的工作做了相关安排。

    “杂造局的火器工坊,刘佥事一定不能放松。遇到麻烦,可以拿着本官的帖子拜访兵仗局的白公公。”

    “卑职遵命。”

    “春耕的事情,马同知和徐佥事多费心。

    “是。”

    “朝廷调三千守军,其后或仍有敕令下达,本官此次进京,先带一千五百兵卒,余下按定期出发即可。”

    “是。”

    “此行未知归期,夏季互市,诸位需当尽心,有兀良哈首领,辽东军民指挥使司上下前来,也当尽心安排。若有草原部落归附,可报知顺天,听从定国公之令。定国公若南下,报知魏国公。更有未定之事,汉王在,则快马飞驰宣府,赵王归藩,便报之开原。”

    “属下听令。”

    “余下之事,诸位可自定。另,朝廷有意设大宁布政使司,若接到敕令,当以礼相迎。”话到这里,孟顿了顿,略微压低了声音,“若是来者不善,故意找麻烦,也无需忍气吞声。陛下设大宁布政使司是为政令通行,诸位该怎么做,心里有数就成。”

    朱旺等人坐在堂中,沉吟片刻,明白了孟话中所指。

    在大宁设立布政使司,是为了更好的发展,不是忌讳大宁都指挥使司-专——权,更不是为了下绊子。

    朝廷派来的官员,实干派则好,有其他心思,脚没站稳就想挑起事端,不必客气,下马威绊脚绳,挖坑下黑脚,换着来。

    “大宁能有今日,全仰仗上下一心。”

    大宁好不容易有了今天的局面,来帮忙便罢,来找麻烦的,立着来,横着送走!

    永乐帝要迁都北京,大宁开原广宁三地,俨然成为了皇帝手里的钱袋子,大宁更是重中之重。

    敢朝皇帝的钱袋子下手,收拾掐起来,绝对是挖坑填土无压力。

    有背景如何。大腿粗得过皇帝?

    何况,孟讲得明白,不是谁来都要埋坑里,只有那些不干实事,使鬼蜮伎俩的,才是下手的目标。人扔坑里埋上,说不定还会遭到表扬。

    与孟共事至今,大宁都司上下,说话办事都受到了一定影响。

    大步朝前走时,都会留意一下前方是不是有石头硌脚,块小,一脚踢开,块大,找人一起搬。

    亲密无间说不上,联手排除外来的干扰因素,却符合都司上下的共同利益。

    天子的意思,没人能够违背。

    分出布政之权没问题。打着朝廷的幌子踩线过界,坚决不行。

    一颗外来的-老-鼠-屎,企图坏了一锅的鲜汤,痴心妄想!

    必须一爪子拍死!

    “伯爷放心,下官等定当尽心竭力,报效天子,守土卫边。”

    孟颔首道:“如此,本官便可放心南下。”

    “伯爷此行,可要将火器队带上?”

    “带着。”孟道,“组建火器队本为守边之用,汉王已经知晓,且本官已上疏朝廷,应当无碍。”

    “火器队可列入调军名册?”

    “不入。”孟摇头,“不过五十人,只当是本官的亲卫。”

    朱指挥没有再问,转而与一同负责练兵的大宁都指挥同知商量,该调哪卫边军南下。

    大宁辖下诸卫同鬼力赤掌控的草原地域直接接壤,边军大规模调动,很可能引来鞑子的窥-伺。

    目前只是两三千人还好,朝廷一旦正式对安南动兵,调遣的边军数量最少也是万余。即便会有余丁补充,仍是个不小的缺漏。

    “可以先垛集壮丁。”孟知道这点,他也头疼,“不归入守城军队,先安排屯田,春耕间隙操练,录好名册送到北京,魏国公奉皇命在顺天府练兵,只要他点头,问题不大。”

    朱旺等人互相看看,暂时只能这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